3月12日,以“實幹興邦”為主題的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發佈《關於2017年經濟運作和經濟形勢的研究報告》,這個報告回顧了2016年中國經濟的運作態勢,分析了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風險因素。下面就讓小智幫您梳理梳理報告的“幹貨”,一起來看看2017年如何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起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2016年,中國經濟亮點多多
2016年中國經濟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GDP增速雖然是6.7%,但2016年的中國經濟卻有諸多的亮點,研究報告認為主要有三個非常突出的亮點。
一是中國的經濟結構在持續的改善,其中包括服務業增長值的比重達到了51.6%,比上一年又提高了1.4%。從內需結構來看,消費佔GDP的比重接近47%,如果按照這個態勢,到2020年消費應該能夠佔到GDP的半壁江山。同時,2016年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將近65%,這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二是新的經濟、新的業態、新的動能在不斷地涌現,不斷地成長,為我們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比如説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制藥、節能環保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産業佔GDP的比重已達10%,同時以摩拜單車、OFO等共用單車為代表的共用經濟迅猛發展,風靡一時,成為了“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經典的案例。
共用經濟方興未艾
三是中國經濟在2016年國際經濟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在不斷上升。中國經濟在2016年又重新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最快的領頭羊,提供的GDP增長絕對值幾乎達到全球GDP增長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2016年中國成功舉辦了G20杭州峰會,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發表了重要的講話,人民幣入籃特別提款權SDR、亞投行和金磚銀行運營非常順利,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倡議也在不斷向前推進,在全球範圍中國經濟被重視的程度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2017年,三大有利條件助力中國經濟
研究報告認為,如果經過主觀的努力,加上一些客觀的條件,2017年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一個底部。結合內外部環境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在2017年將有三個重要的有利條件。
首先,整體經濟結構在持續地調整、優化。經過測算,2017年我們的消費增長速度仍將超過整體的GDP增長速度。其次,經過2015年和2016年“三去一降一補”艱苦的努力,效果開始逐步顯現,包括主要的工業産品的價格開始回升,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的利潤率開始上升,這就支撐著新一輪實體經濟投資的回暖。最後,中央持續深化的改革,在今年還會釋放一些新的增長點,一些新的領域、新的産業應該還有很多增長的空間,其中包括一些重點城市群的發展和一些重點項目的推進。
“三去一降一補”效果逐步顯現
2017年,全社會要一起應對不確定性挑戰
有機遇必然有挑戰。研究報告認為,在2017年,中國經濟來自內外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絲毫沒有減少,而這種風險需要政策方面,需要企業家,需要學者,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進行應對和化解。
外部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美、歐為代表的國際市場。目前,國際外部經濟環境仍然是亂象叢生,今年還可能出現由“黑天鵝”引發的“多米諾現象”。美國經濟走勢、貨幣政策等仍然是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一個重要的不確定性的來源,比如美國是否徵收一致性關稅,貨幣政策是否收緊,都會對中國經濟有所衝擊。歐洲也是一樣,今年荷蘭、法國、德國都會進行大選,新的政府的對外經濟政策也會影響我們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匯率穩定。
“黑天鵝事件”可能引發“多米諾現象”
國內來看,金融市場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比如過去幾年大規模的資金通過貸款和債券的方式投到了一些長期性的投資項目上去,這些長期投資項目不一定有非常高的投資回報率,但是當前給投資者承諾的賬面上的投資回報率還是非常高的。另外,投資實體經濟的熱情和信心還沒有恢復,例如2016年製造業投資增速不到4%,遠遠低於整體固定資産投資8.1%的增速,很多民營資本還在觀望。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現場聆聽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他認為,工作報告反映出來的中央政府對經濟形勢的認識是非常客觀的。2017年,我們全社會努力,有望克服來自內外部的風險,有望利用好三大有利條件,到年底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2017年也很可能成為中國經濟這一輪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一個底部,中國經濟的走勢一定會逐年向好。(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智觀天下工作室 劉燁)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