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 李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10日闡述了科技工作者在國家建設科技強國進程中應承擔的責任。他強調,須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破束縛科技人員施展才華的條條框框,讓人才無後顧之憂。
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當日舉行,多位全國政協委員作大會發言。
潘建偉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當今世界,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這位中科院院士説,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科技隊伍,有齊備的學科體系,而且不像過去那樣“缺錢少物”。
潘建偉指出,必須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破束縛科技人員施展才華的條條框框。讓人才無後顧之憂,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特別談到“從我做起”的責任,潘建偉呼籲中國科技工作者,要敢於擔當,科技強國只能靠自己幹出來,闖出來;要追求原創,立志開闢全新的領域;要包容友善,跨學科和大協作開展科研;要崇尚道德,在當今網路傳播時代,推動全社會樹立尊重科學、求真務實、客觀理性的風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衛在同日的大會發言中表示,科技評估考核體系是影響國家創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他呼籲改革科技評估體系,提升自主創新成效。
李衛説,中國科技成果多而不新、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自主創新成效與科技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認為,現實中仍存在一些不利於科技創新的現象,如政策滿天飛,疲於應付;項目支援方式大起大落;科研“公關”風盛行,評審專家受困擾等。
李衛建議從四方面改革科技評估體系:一是強化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二是建立與完善分類評價體系;三是加大項目評估的成本投入;四是建立評審專家信用制。(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