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迎接黨的十九大”系列網路主題活動之“脫貧攻堅看湖南”活動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啟動。60余名來自全國40余家中央媒體和中央駐湘新聞單位,及地方重點新聞網站、新聞客戶端記者和網路知名人士將深入湖南脫貧攻堅一線,用敏銳的眼光,生動的筆觸、鏡頭和聲音展現湖南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的鮮活故事。(2月26日紅網)
湖南是貧困面比較廣、貧困程度比較深的省份之一,全省122個縣市區,有51個扶貧工作重點縣。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正式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方略。三年多來,湖南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為手段,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方法和機制理念,已經逐步地探索出了一條富有湖南地域特色的脫貧攻堅道路,也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可供各貧困地域參考複製的好經驗、好作法。在去年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中,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曾詳解“四跟四走拔窮根”,以期更好地發揮湖南先進扶貧經驗的輻射作用。
此番“脫貧攻堅看湖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網路知名人士深入湖南脫貧攻堅的一線,直接作用是能夠讓他們以親身經歷,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湖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敢於向貧困宣戰、敢於消滅貧困的堅強決心和智慧。在活動中,各種鮮活脫貧故事的講述、各類新鮮脫貧經驗的介紹、各種源源不斷的脫貧攻堅正能量的匯聚,也更能使參與活動的人士,感受到“精準扶貧”善政生溫的暖意。
做扶貧工作,我們的確需要如老黃牛一樣的紮實肯幹精神,從而咬定脫貧攻堅的節點目標不放鬆,順利如期地將所有貧困人口在2020年前一起帶入小康社會。不過,在如火如荼的奮鬥歷程中,在熱火朝天的苦幹肯幹中,我們不能忘記經驗、作法的總結和推廣。
全國一盤棋,各地都有各地特色,各地貧困人口都有並不完全相同的貧困原因,不過在這個各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階段,各貧困地區在實際工作中,敏銳地在個性中挖掘出共性出來,形成可供參考推廣、借鑒複製的經驗,一方面可以節約行政資金等方面的探索成本和資源,另一方面還可以密切各地之間的交流和聯繫。
先進經驗作法的傳播推廣,根本上不是為了給某個地域臉上貼金,而是讓後進的扶貧地區能夠少走一些彎路,通過現成經驗的借鑒吸收,儘快讓本地的扶貧工作步入正軌。
我們欣喜地看到,湖南不僅成為了脫貧攻堅戰中的排頭兵,更利用各種方式、各種渠道和各種手段,積極地發揮著自身的模倣樣本與帶頭示範作用。貧困固然可怕,但只要各個地區、各地的人們都能凝心聚力,切實地形成脫貧攻堅實踐與推廣經驗的良性互動,以此形成“滾球”效應,我們終將聚合起來越來越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此語境下,“脫貧攻堅看湖南”活動更可以看作是脫貧實踐與推廣經驗良性互動機制中的重要一環。在未來的活動日程中,天然的第一手材料展現的不僅是湖南的成績,更是湖南的經驗,是湖南人民精心準備的、給其他地區貧困人民的禮物。
脫貧攻堅是一場註定不能只靠個別人、個別地區的單打獨鬥就可以取勝的硬仗,因此,告別狹隘的地區短視思維,以開放高遠的視角面對挑戰,真正讓脫貧攻堅的先進經驗流動起來,才是題中應有之義。
文/肖相客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