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7日電 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今日談及如何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問題時表示,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是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必須“零容忍”。
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中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會上,有記者問: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但農藥獸藥殘留以及假冒偽劣和黑心食品等問題仍然讓老百姓糾結。請問畢局長怎樣才能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更加安全、放心呢?
畢井泉回應,對中國的食品安全既要有信心,也要看到差距和存在的問題。之所以説要有信心,一個是從市場抽檢的結果來看,食品安全是有保證的。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組織抽檢了25.7萬批次食品的樣品,合格率96.8%,與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食藥監局對1300余家大型生産經營企業抽樣檢驗,合格率分別為99%和98.1%,近幾年沒有發生重大的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
從工作上看,各方面的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2016年新發佈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530項,涉及到食品安全指標近2萬項,新增農藥殘留的限量指標490項,食品抽樣檢驗的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49%,上一年是17萬批次,2016年是25.7萬批次。食藥監局每週公開食品抽檢的結果,對不合格的産品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消除風險隱患。食藥監管部門查處食品違法案件17萬件,公安機關查辦1.1萬件,有力地震懾了違法分子。食藥監局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嚴肅處理監管不力的失職瀆職人員。此外,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統一權威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建立,各級黨委和政府對食品監管投入的增加,這些都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體制保障和經費保障。
同時,還要看到工作的差距和存在的問題。由於中國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和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現在食品安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食品安全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期盼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的風險,環境污染造成食品中重金屬超標的風險,糧食收購儲存運輸中黴菌污染的風險,還有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的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的風險。另外,制假、摻假、售假違法案件仍然時有發生。
在監管工作中,食藥監局在食品安全的標準、監管、處罰、問責等方面也有很多差距,基層監管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有些設施設備落後。這些都與監管工作的需要不適應。存在的差距就是食藥監局努力的方向,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是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必須“零容忍”。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