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張燈結綵鬧元宵——這些燈會和演出你還趕得上

2017年02月10日 11:38:46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豫東地區流行的踩高蹺表演(閆廣君攝) 

鬧燈籠(圖/王偉賓) 

鄭州綠博園燈會(記者陳茁攝) 

三門峽陜州燈會(記者趙慎珠攝) 

  明日元宵。

  老舍曾在文章中寫道: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注:舊時元旦指的是農曆春節)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元宵節,處處懸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

  如今,對於在外工作的人們來説,除夕之前趕回老家,陪著家人吃頓團圓飯,再走幾家親戚,又不得不匆匆踏上返程的列車,在春風裏開始新一年的忙碌生活。老人們常説“十五大似年”,但這個美麗的節日,越來越不像春節那樣正式和隆重。其實,一直以來,我們心裏又何嘗沒有那個揮之不去的情結:過了元宵節,才算過完年。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就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作為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它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它在西漢時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時的“太一神”祭祀活動就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也將這一天確定為重大節日。早期,這個節日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又稱上元,唐末偶稱元宵,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稱燈節。在國外,“TheLanternFestival”也廣為人知。

  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年過了大年初一,便等著元宵節這一天。兒時懵懂,因為豫東老家方言的緣故,家人説的“湯圓子”常常就被聽成了“糖圓子”,在那個年代,小孩子總是特別希望吃到點兒甜東西,於是越發盼望。彼時的湯圓,往往是家人親自動手來做,拿黏谷面和紅薯泥拌在一起做皮兒,紅糖做餡兒,團成圓子,煮熟之後,熱騰騰的一口咬下去,能甜到骨子裏,童年時的味蕾因此被大大滿足。

  隨著元宵節的臨近,各地縣鄉的大街上總會不時出現一群“高”人:有的身穿古裝,打扮得喜氣洋洋;有的化上濃粧,挂著長長的白鬍子;還有人戴著大頭娃娃,滑稽可笑。遠遠的,鑼鼓點兒一響,有耳目機靈的人喊上一嗓子:“快看,踩高蹺的來了!”於是,大人和孩子便一擁而上,把這群人圍在中央,不時爆出一兩聲喝彩。接近尾聲時,人們也還是依依不捨、意猶未盡,簇擁著他們走過好幾條街才逐漸散去。或許,這也算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極少出現的超現實主義時刻吧。

  初一放炮,十五放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到了元宵節的晚上,有些城市會在指定地點集中燃放煙花,屆時,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可謂傾城出動,萬人空巷。當第一響煙花照亮天際時,很多人會忘記初春的寒冷,把手指從袖筒裏伸出來指向天空,唯恐自家的孩子錯過這平時難得一見的景象。現場瞬間熱鬧起來,喝彩聲、鼓掌聲以及聊天時的竊竊私語,一併傳入耳中。當然,小孩子最喜歡的還是自己買了煙花來放,尤其是鑽天猴,豫東俗稱“刺窩子”,點燃後等待幾秒,它就從手中“刺溜”一聲射向天空,留下的是孩子們的驚嘆和大人的開懷大笑。

  傍晚,家家門前挂燈籠,但最讓男孩子興奮的,無疑就是鬧燈籠了。吃過晚飯,便迫不及待地提溜著燈籠出門。那時候,街上賣的燈籠或是用竹篾扎成,或是用紙糊成,以當年的生肖造型為主,中間有專門放蠟燭的位置。出門後,把燈籠的蠟燭點亮,街上便像挂了一串串五彩繽紛的流動的綵燈。小孩子們拿著燈籠互相碰撞,故意將燈籠弄著火,據説這樣做的寓意是一年的日子紅紅火火。自己的燈籠被撞翻而燃盡時,心中未免因心疼而悶悶不樂。不過回想起來,夜晚的大街上,一群小孩子拿著紅亮的燈籠在街上相逐,嬉笑玩鬧,又何嘗不像是一群結伴趕路的流星劃過天空。

  古時候的元宵節,也在承擔著“情人節”的功能。傳統社會裏,年輕女孩平時是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的,元宵節賞花燈,為內斂含蓄的中國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交誼機會。燈節期間,青年男女可以順便物色對象或與情人相會。千百年來,元宵節上演了無數愛情故事,也因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北宋的歐陽修有《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南宋的辛棄疾也在《青玉案元夕》中寫有“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網際網路時代,青年男女相識、約會方便了許多,也不再有那種羞澀的感覺。元宵節家家要吃的食品是元宵或湯圓,它們常年出現在超市裏,包裝得越來越精緻,品種越來越多,卻再也難以讓人尋回當初的新奇和欣喜。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近年來,燃放煙花爆竹的行為也越來越少見。元宵節,這個可與國外的狂歡節比肩的盛大節日,是否還能重現以前的盛況?

  這個元宵節的夜晚,吃一碗湯圓後,不妨到公園看一看花燈,在街頭買一串燈籠。但願,你可以從中深深體會到千百年來流傳其中的風流韻味。

  這些燈會和演出,你還趕得上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別宅在家裏了,抓住年的尾巴,趕緊約起來!

  主題燈會 

  ◎鄭州綠博園中原燈會

  時間:截至正月二十三(2月19日),每天17:30-22:00地點:鄭州綠博園

  ◎鄭州方特水上樂園新春燈會

  時間:截至正月十六(2月12日)地點:鄭開大道人文路交叉口向南

  ◎開封大宋上元燈會

  時間:截至正月二十四(2月20日)地點:龍亭公園、鐵塔公園、天波楊府、大宋禦河景區等

  ◎洛陽王城公園迎春燈會

  時間:截至正月十八(2月14日),每晚18點開燈地點:王城公園

  ◎洛陽孟津十里銀灘黃河燈會

  時間:截至正月十九(2月15日),每天10:00至22:00地點:孟津縣會盟鎮銀灘休閒觀光園

  ◎三門峽地坑院主題燈會

  時間:截至二月初三(2月28日),每晚17:30-22:30地點:陜州地坑院、陜州甘棠公園

  ◎焦作神農山趣味燈謎競猜

  時間:正月十五(2月11日)地點:沁陽市神農山景區

  ◎平頂山2017香山廟會燈光節

  時間:截至正月十六(2月12日)地點:大香山國學園

  ◎許昌花博園大型燈光節

  時間:截至正月十七(2月13日)地點:鄢陵花博園

  ◎漯河中原河上街綵燈會

  時間:截至正月十九(2月15日)地點:開源河上街景區

  精彩演出 

  ◎2017年河南省元宵節民族音樂會

  主辦:河南省文化廳承辦:河南歌舞演藝集團河南民族樂團地點:河南藝術中心音樂廳時間:2月10日晚19:30

  ◎德雲社德雲三寶專場演出

  演出人員:孟鶴堂、周九良、張九齡、

  王九龍、閆雲達、劉喆

  地點: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

  時間:2月14日19:30

  ◎多媒體歌劇音樂會《圖蘭朵》

  演出單位:墨爾本抒情歌劇院地點:河南藝術中心音樂廳時間:2月19日19:30

  ◎舞臺劇《仙劍奇俠傳3》

  演出單位:上海歡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地點: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時間:3月1日19:30(本報綜合)

  小知識 

  元宵和湯圓的區別 

  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兩者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容易讓人混淆,實際上卻是兩種東西,在製作工藝上有很大區別。

  北方“滾元宵” 

  在製作上,元宵比湯圓繁瑣:首先需將餡和好,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然後再過水,繼續放回笸籮內滾,反覆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由於製作工藝不同,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餡料也相對單一。傳統元宵以甜餡為主,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等。元宵煮後,湯會比較濃,跟糯米麵粥似的,表皮鬆軟,餡料硬實有“咬勁”,果香和米香濃郁。

  南方“包湯圓” 

  湯圓的做法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然後把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裏備用。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

  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餡料也更為豐富,涵蓋甜鹹葷素,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加入肉丁、火腿丁等餡料。如今,南方的湯圓有多種“流派”,口感不一。

  鄭州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張晴建議,進食元宵或湯圓時多喝元宵或湯圓的湯水。因為糯米粉中含有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可保證正常的胃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記者 趙大明)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