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整體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總格局

2016年12月09日 15:22:08  來源:中國環境保護網
字號: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會議12月2日在浙江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要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綠色、迴圈、低碳發展。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首次就“生態文明建設與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與四個全面”、“生態文明建設與供給側改革”等關係範疇作出的新的重要論述和科學論斷。這些重要論述為從整體上全面系統把握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總格局提供了價值遵循和科學指引。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

  我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呈現出轉方式、調結構新的發展要求和發展態勢。可以説,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是客觀經濟規律作用的體現。新常態下,繼續傳統的、單一追求速度、數量的增長方式,既違背經濟規律、加劇已有矛盾,也無必要。

  當今時代,發展方式綠色化、産業結構合理化和創新驅動戰略化,都在為新一輪綠色科技革命和綠色産業的變革、孕育和興起,不斷積累綠色能量。我國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等關鍵性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産業,與現代生態文明建設高度吻合,體現了其與生態文明建設在增長方式、發展方式等諸內涵要素方面的高度趨同和競合態勢。

  生態文明建設與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黨和國家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引領、指導和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戰略,也必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戰略指引。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引領生態文明建設,要把“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作為既反映生態文明建設總成效的尺規,又體現小康社會是否全面的重要尺規。著力在優先解決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反響強烈的重大現實關切問題上下大功夫。

  以全面深化改革引領生態文明建設,要繼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充分發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對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積極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一招”的作用,更加注重頂層設計與考核導向,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

  以全面依法治國引領生態文明建設,核心是以法治思維、法律利器,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各個環節,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治保障。如,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破壞犯罪的刑事立法的強化和打擊力度等。

  以全面從嚴治黨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我們始終充分發揮黨對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的領導作用,引導黨員幹部著力以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武裝頭腦,全面增強生態文明建設基本素養和領導水準,從而促進和推進黨的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具體業務工作的有效融合。

  生態文明建設與“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共同確立為“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既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更加全面、更加完整,更加符合社會主義本質的全面要求,更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發生了根本性和歷史性的變化。大力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我們在整體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總體佈局中全面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性地位,使社會主義物質、政治、精神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與五大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大發展理念,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的事關我國中長期發展理念的全新變革。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在整體把握五大發展理念中不斷拓展和深化綠色發展新認識,強化新實踐。

  堅持創新發展,要率先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趨勢,重點構建現代技術及其産業體系,以技術創新引領和推動新一代節能環保産業、資訊技術産業和新能源産業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

  堅持協調發展,要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同步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改變傳統要素投入結構過度依賴勞動力、土地等一般性生産要素投入的現象,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幸福、生命健康的四生共贏新文明模式,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更廣視野,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和解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堅持開放發展,要按照全球視野、國際胸懷、人類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更加主動參與及至引領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主動參與面向2030年的世界可持續發展議程,提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主張的全球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命運和利益共同體。

  堅持共用發展,要率先並著力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環境問題入手,不斷提高生態産品供給能力和普惠民生的能力,使民生福祉得到全面改善。

  生態文明建設與供給側改革

  下大力氣解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系統性難題,科學破解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兩難”悖論,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要突破口,補短板、去産能、提效率、強保障,擴大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使人民享有供給側改革給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紅利。

  堅持做加法,重在補短板、強産品,擴大有效供給,以生態産品品種多樣、服務品質提升為導向,增加清潔空氣、潔凈飲水等優質生態産品和生態品質的有效供給。

  堅持做減法,重在去産能、調結構,減少無效供給,抑制舊産業、舊業態的供給需求,加快資源從傳統“三高兩低”行業的退出速度。

  堅持做乘法,重在增要素、提效率,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更加重視生態環境這一生産力的要素,不斷為優質生態産品的持續供給提供自然生態系統空間,培育經濟增長的乘數因子,使生態環境供給側改革發揮倍數效應,使新産業以幾何式增長推動經濟發展。

  堅持做除法,重在禁紅線、強保障,尋求最大公約數,著力發揮制度供給保障優勢,繼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並完善自然資源用途管制、資源有償使用等制度,增強自然生態服務功能區整體建設,明確資源保護主體和責任,避免公地悲劇,確保自然生態系統休養生息。

  在把握關係範疇中進一步明晰生態文明理論建設和實踐指引,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例如,堅持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既不等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平均用力,更不等於九龍治水、單兵突進,而是要一開始就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以綠色化思維、綠色發展理念統籌謀劃事物發展的各方面、各層次和各要素,從而實現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總任務,不等於狹隘的民族夢,相反,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必須從全球視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論斷,以寬廣的人類共有一個地球家園的博大胸懷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治理理念,堅持中國夢與世界夢、美麗中國與美麗世界的辯證統一。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