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者按當前,我國網路零售業發展全球領先。但透過網購熱潮,電商如何更好地引領傳統製造業和零售業轉型,如何更好地促進消費升級,如何更好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些深層次問題值得探討。本報自今天起推出網購系列述評,探討促進網路零售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之路,使其真正成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新動能。
今年“雙11”當天,我國各大電商平臺全網總銷售額約1770億元,僅天貓平臺銷售額就達到1207億元;今年的“黑色星期五”(11月25日),美國市場線上購物交易額創新高,僅為33.4億美元,這也是首次突破30億美元。
可以看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已全球領先,並日益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2015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3.8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7%,預計今年有望達到13.5%。數據顯示,電商消費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7%。
消費升級引領“中國智造”
當一批傳統工廠還在為産能過剩、利潤下降、庫存積壓而困擾時,電商通過整合平臺優勢和數據能力,幫助一些傳統企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新製造”的轉型。
2016年6月,一款網際網路牛奶——“甜小嗨”在蒙牛的天貓旗艦店上線了。這款定位年輕消費人群的牛奶,從包裝到口味都很“卡哇伊”,外表是柔和的馬卡龍色,標上“開心都是自找的”“喝點甜的,小嗨一下”等。這款産品沒有大規模運營,但單月銷售額已達到三四百萬元,一些線下門店也要求進貨。
連牛奶也要網際網路化!不同於過去的“一年時間做消費者問卷調研,分區域慢慢上線”的新品上線模式,現在,從銷售倒逼生産,玩法徹底變了,一切依賴大數據的力量。“一兩個月就可以運作出一款爆款産品。”蒙牛數字化行銷中心總經理郭銳説,先有精準的消費人群定位,再通過市場需求來定制配方和産品。
早在3年前,天貓就開始探索“規模化定制”的模式,基於阿里巴巴海量數據挖掘消費者的痛點和需求,讓企業研發主動向用戶靠攏,避免“閉門造車”。同時採用“包銷定制”的商業模式降低成本、減少庫存、加速産品上市,讓消費者得以享受更具性價比的品質好貨。
一切以消費者為導向,個性化、智慧化、定制化的時代開始到來。大數據所驅動的産銷互動效率持續提高、精準生産和“低庫存經濟”已經成為現實,為推動製造業結構改革提供了最佳切入點。
引領“中國智造”的背後,還有對區域經濟的拉動。阿里巴巴今年初率先提出聯動全國有代表性的産業帶,將旗下淘寶網等多個優質平臺資源向優質産品進行傾斜,和當地政府、産業協會一起,推動當地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轉型升級。4月下旬,在福建莆田,通過政府和行業協會推薦,短短4天時間,17萬雙莆田運動鞋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售罄。
線上線下融合催生新零售
電商不僅倒逼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豐富産品供給,也應推動零售業提質增效、優化服務供給。整個消費品零售行業正經歷全面的商業網際網路化變革,線上線下的全面融合是大勢所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以資訊技術應用激發轉型新動能,推動實體零售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據介紹,今年“雙11”期間,線上線下打通的店舖超過100萬家,涉及蘇寧、銀泰、TCL、優衣庫等國內外數千商家。其中,近10萬家門店全面實現電子化運營,通過千牛“店掌櫃”實現門店導購員的數字化武裝,變身“智慧門店”。當消費者在品牌天貓旗艦店購買時,可以通過“奇門系統”對接,實現最近門店配送,最快兩小時送貨到府。同時通過“數據銀行”將線上線下會員資訊融合,實現全渠道的消費者運營。
傳統零售業走到線上的同時,一些純電商品牌也在嘗試開闢線下渠道。11月6日,一家近500平方米的淘品牌集合店,在杭州銀泰百貨下沙工廠店正式亮相,所有品牌與天貓同價。包括茵曼、七格格、鹿與飛鳥等40多家淘品牌入駐該店。
與此同時,天貓全球首家全渠道智慧型門店在杭州湖濱銀泰的卡西歐專櫃試點落成。在這家全渠道智慧型門店裏的電子屏上,不同的消費者進去會看到不同的商品。這背後,阿裏利用線上線下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根據這些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購物訴求,即時匹配最適合的商品,同時幫助商家提升運營效率。
新零售的背後,還有蓬勃發展的新金融。今年“雙11”期間,強大的支付系統不但保障了支付峰值,同時消費信貸、消費理財、消費保險等新金融消費也激發了消費活力,成為驅動零售的新引擎。比如消費保險,運費險、貨物破損險、衣服褪色險等各類消費保險,為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提供保障。
今天電商的巨大機會,已不是如何把網上銷售從現在的3萬億快速提升,而是利用網際網路的思想和技術,去全面改革和升級現有的約30萬億的社會零售商品總量,使得整個商品生産、流通、服務的過程更加高效。
搶佔第四次工業革命先機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全球正要跨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門檻,而中國為此投身於技術革新,將數字化作為推動産業升級的主要動力。
正在經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IOT(物聯網)和數據技術時代,是從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資訊技術時代進一步發展而來。與上一個以電子電腦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為標誌的社會經濟形態所帶來的資訊和知識爆炸相比,在物聯網和數據技術為核心的這一個經濟形態中,儲存的資訊開始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數據能量,而每一個個體都可以通過包括人工智慧、AR、VR、物聯網等新技術實現交互和聯動,徹底打破在資訊技術時代還存在的實體和虛擬的界限,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一個開放、包容、協同的經濟體。在這個新經濟體形成以及演化的過程中,掌握了IOT技術、數據技術革新的制高點,就有可能引領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走過了8年的“雙11”,打造了堪稱全球最複雜的交易、支付、物流系統,背後是強大的雲計算平臺、海量數據、智慧演算法的支撐。智慧決策引擎分秒不停地自我迭代,每次點擊背後都有海量計算和萬億級智慧匹配。“雙11”全天,“電商大腦”通過機器學習自動生成近千億次個性化展示,包括搜索、推薦、猜你喜歡、有好貨、店舖、商品詳情等都大幅提升了消費者的需求匹配。
市場研究機構IDC認為,未來中國網路零售市場將呈現4大趨勢:規範化(不僅僅是低價)、互動化(不僅僅是購物)、一體化(不僅僅是線上)、全球化(不僅僅是中國)。可以説,每年的“雙11”都是一次未來商業的預演,都在推動社會商業基礎設施進步。不管是商家、服務商,還是銀行、物流等,所有參與者都自覺不自覺地被捲入變革,在網購潮中提升能力,並成為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動力。(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海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