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本與社會雙重紮根,才能讓年輕一代學人具備精神的高度,感知基層的體溫,從而讓自己與時代的發展血脈相連
記得剛工作那年,學生記者到我家採訪,一上來就是大問題:“一個青年教師,能為中國法治做些什麼?”
我思索片刻説:“如果自己的生命踐行了那些善良、公義的價值,便是對法治的貢獻。”學生有些驚詫:“就這麼簡單?”我説:“這不簡單。如果大學的青年教師能夠讓自己的學問成為一種被欽佩的對象,能讓自己的德性成為一種被傚法的人格,並因此收穫體面的生活品質,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擁有知識成為一種值得被祝福的資質。”
送別學生,我繼續想,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不能少的是對自己的期許,是勤奮,是對教學的熱愛,是對科研的付出……除了這些,還需要什麼?
中國大學的青年教師,多數從學生直接轉身而為人師。別看站上了講臺,也許心靈深處還藏著不經事的徬徨,還需要很多現實幫助。比如,怎樣更有效地安排時間,處理教學、科研的緊張,讓自己的學術道路更順遂?如何獲得項目經費的支援,讓自己的知識更能與社會需求銜接?學術職業如何有效延綿,如何讓學問在學生心裏、在學界、在社會之中落地開花?如何和校園這個新系統精準咬合併與大系統形成良性、彼此體諒又齊心共力的默契?坦率講,這既需要年輕學人的自我探索,也需要來自學校、社會溫暖、貼心的幫助。
青年教師應該有“紮根”思想。這種紮根不僅僅面向書本,也面向社會。面向書本,自然是繼往聖之絕學,讓自己能開拓新知、承接學術的血脈。面向社會,則是需要將心力投向現實關懷,痛社會之所痛,思眾生之所思,從而將社會問題變成學術問題,將學術洞見變成社會營養。不僅要有田野的體驗、國際的眼光,更重要的是,有對國家的真誠關切。在書本與社會雙重紮根,才能讓年輕一代學人具備精神的高度,感知基層的體溫,從而讓自己與時代的發展血脈相連。
讓青年學人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人生方向,讓他們在豐富社會精神生活的同時,也能擁有自己的幸福,需要外界給予一定的幫助,也需要青年學人自己用心紮根。惟有相互建構,才能讓年輕的知識人受助於社會,同時反哺于國家。這種良性互動的最終,將是一個我們都期待見到的結果,即一個人,一個知識人,個人與社會價值的真正統一。只有完整的小我,才能最終匯成奔騰的江河。
(作者為復旦大學法學院教師)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24日 05 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