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軍改第一年,軍轉安置工作咋推動?

2016年11月24日 14:44:41  來源:中國國防報
字號:    

  日前,寧夏軍地共同舉辦2016年軍隊自主擇業專場招聘會,200余名自主擇業幹部與招聘單位溝通洽談,有70%達成就業創業意向。徐殿闖 攝

  讓軍轉幹部有更多獲得感

  “新崗位新征程,頭頂的金星在心中,我們無論走到哪都閃亮,我們還是光榮的一個兵。”在軍轉幹部即將踏上新的工作崗位之際,一首旋律優美、情感充盈的歌曲《永遠的兵》,再次點燃了他們內心深處難以割捨的軍旅情結,也更加堅定了再立新功的信心和決心。

  “取捨有大義,去留見丹心。”軍裝是軍人的“第二皮膚”,脫下軍裝就好比脫層皮。但為了國防利益、軍隊需要,他們堅決服從命令,毅然脫下心愛的軍裝,奔赴“第二戰場”。他們的轉身,連著軍隊的轉型。正是他們的拼搏與付出,鑄就了軍隊的輝煌;也正是他們的犧牲與奉獻,塑造著軍隊的未來。“含淚脫征衣,非為劣汰故。”可以説,絕大多數復轉軍人脫下軍裝並非素質不行,而是改革所需、大局所求。

  軍人都有退出現役的那一天,對復轉軍人多一份關懷,實質上是給現役軍人添一份溫暖,讓適齡青年增一份報國信心。試想,如果“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的復轉軍人回到了地方,發現什麼事都舉步維艱、處處有難,遭遇不公平、生活有困難,不僅會讓復轉軍人寒心,也會讓現役軍人憂心,更會讓適齡青年冷心,因為“我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將是“他們的後天”。長此以往,惡性迴圈,就會如拿破侖所言:“如果一個國家的軍人還不如商人受人敬仰,那麼這個國家離亡國就不遠了。”

  “轉業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要讓他們人盡其才、各得其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軍轉幹部,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習總書記在全國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充滿深情、擲地有聲,為軍轉安置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也讓轉業幹部吃了一顆定心丸。復轉軍人大多經過血與火的考驗、義與利的鍛打、忠與孝的抉擇,政治上絕對可靠,作風上雷厲風行,執行上乾脆利落。在軍隊他們是戰鬥力的主力軍,在社會上同樣是國家建設的生力軍,應當得到妥善安置,受到社會尊崇,既有獲得感,又有榮譽感。

  今年的軍轉安置工作,是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各級要站在國家與國防、安危與安全的高度,積極回應軍轉幹部的現實關切,拿出剛性措施排憂解難,既講政策,又講關愛;既搞好協調配合,又敢於主動擔當;既要安置好,又要使用好,幫助他們度過人生重大轉折,在新的崗位舒心安心、出色出彩。

  “有了風雨中鑄就的鋼筋鐵骨,有了軍旗上飛揚的赤膽忠誠,向前向前,我們的姿勢永遠向前衝。”我們相信,有國家的支援、社會的尊崇,經過軍隊大熔爐千錘百煉的轉業幹部,一定能夠一往無前,銳意進取、敢為人先,闖出一片新天地,鑄就一份新輝煌。

  (作者:劉加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