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充分交流減少“資訊逆差”(人民觀點)——讓公共政策“行穩致遠”①

2016年08月03日 13:16:5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公共政策,影響著公眾的利益、大眾的生活,也離不開民眾的參與、群眾的支援,這兩方面,共同構成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現實中,一些政策的調整和出臺,卻經常受到質疑、遭遇阻力。

  其實,很多引來“反彈”的政策,本身不一定有問題。但政策的出臺、實施、執行與反饋是一個全鏈條,任何一環都可能影響到其公共性。這當中,既有公開與溝通的問題,也有“時、度、效”的問題;既有利益群體協調的問題,也有輿論誤解誤判的問題。資訊時代、轉型社會,公共政策必須面對這些問題。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評論,從決策者、參與者、監督者和社會公眾等多個側面,探討如何增強“公共性”,讓公共政策能夠“行穩致遠”。

  ——編 者

  與公眾情緒“交流”、與社會輿論“對話”、與利益群體“溝通”——這也可以説是一種有目的性、有引導力、有對象感、有效果意識的“公開”

  “網約車合法了!”7月底,隨著計程車改革方案與網約車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圍繞計程車改革這一“改革硬骨頭”的眾多爭議和猜測基本塵埃落定。與此前很多人擔心的火爆場面不同,全球第一個國家層面的網約車監管法規亮相可謂波瀾不驚。

  我們總説,改革進入深水區。深水區,顧名思義,“水很深”。一個問題背後,會有過去種種情況的累積,會有現實種種利益的交疊,也會有未來種種路徑的考量,就如同計程車改革,既需要革除傳統出租汽車管理的歷史積弊,又需要規範網路約車發展,還要平衡好乘客、駕駛員與公司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格局之複雜令人頭痛。深水區因而也絕非一眼能看到底,很多事情如果不認真對待,不僅可能“難以説清”,而且可能“一説就錯”。如何實現資訊公開的及時與充分,如何做到各方溝通的有序與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把關鍵的“過程資訊”壓在箱底,只擺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並非好的選擇。近年來,從多地抵制PX項目,到垃圾焚燒站引發“鄰避效應”,再到圍繞“禁摩限電”的爭論、菜市場動遷激起的輿情,面對公眾的疑問、訴求與焦慮,一些職能部門澄清的聲音往往顯得既微弱又遲緩。在該説話的時候失聲、該對話的時候回避,只會錯失增進互動、凝聚共識的良機,久而久之,難免讓人“習慣性質疑”。

  應該説,“公開”一詞,已成共識。從新世紀初開始,這一概念就慢慢植入了中國的政治運作中。2003年的非典,無論對公眾還是政府,都是一次大範圍“啟蒙”。10餘年過去,從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到新聞發言人制度,從政府資訊網站到政務微博、微信,公開的理念、方式都在升級。另一方面則是,公眾對權益的敏感、對公開的要求、對資訊的把握,也今非昔比。公開的步伐與公開的訴求在賽跑,如果“群眾都過河了,你還在摸石頭”,難免就趕不上趟,不僅尷尬,而且被動。

  不可否認,相比以往,現在的資訊來源更加蕪雜,資訊品質也是泥沙俱下。也正因此,人們更需要權威而不裝腔作勢、專業而又通俗易懂的“官方回應”。這類資訊一旦供給不足,就會産生“資訊逆差”,讓那些片面、偏激,甚至是虛假、錯誤的資訊佔據了輿論市場。這啟示我們,僅僅是“公開”還遠遠不夠,更需要與公眾情緒“交流”、與社會輿論“對話”、與利益群體“溝通”——這也可以説是一種有目的性、有引導力、有對象感、有效果意識的“公開”。

  誠如中央領導強調的,主動做工作,説錯一兩句話,是可以原諒的。如果遇到重大問題靜默失語,不主動做工作,不敢擔當,造成更嚴重的輿論誤導,那才是不可原諒的。的確,要相信公眾的理解力,也要相信社會的承受力,更要相信人民群眾的善意。如果政策出臺確實是為了公共利益、長遠利益,公眾的信任、支援甚至是奉獻,也需要建立在合理補償與耐心疏導的基礎上。機動車限牌、房産限購,曾在多個城市以“民間傳聞—官方辟謠—政策突襲”的套路上演,如果謠言總成“遙遠的預言”,再怎麼用盡心思,也難免弄巧成拙。

  圍繞計程車改革,從前年7月開始,交通運輸部就著手調研,不僅分赴全國21個不同類型城市深入了解情況,而且研究了美、日等國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的計程車法律法規和政策,召開了數十次不同範圍不同層次的座談會、論證會和諮詢會。去年10月,管理部門又就改革草案公開徵求意見,蒐集到了10個方面6000多條意見和建議,並吸納進正式版本,為“有爭議”變成“挺滿意”奠定了紮實基礎。摒棄“我説你聽”的單向傳播,注重“我説你評”“你問我答”的雙向溝通,把公眾視為平等的對話對象,正是消除資訊不對稱,增強公眾安全感與獲得感的最基本途徑。

  公開也好、交流也罷,説到底是對公眾的“預期管理”。有研究者坦言,“真正意義上的穩定是一種心理期許,先決條件是透明、公正與公開”。轉變思路,放下身段,以“政府不發言,輿論就發炎”的自警自省,做好政策發佈前的説明、遭到質疑後的解釋,才有可能在不斷改善的政民互動中,找到獲取公眾信任的最佳“打開方式”。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