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相關部門詳解空氣品質標準 應區分霧霾與污染

2011年11月07日 13:42:4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有關部門詳解空氣品質標準

  應把霧霾天氣與空氣污染區別開來

  今後將監測並公佈PM2.5甚至PM1

  一連數天的霧霾天氣,北京的空氣品質引起廣泛關注。而10月31日這一天,北京市環保局公佈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32,為輕微污染。

  這天上午,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東的孫凱亮剛走出家門,就發現霧霾重重,灰塵飛揚。他感覺呼吸不順暢,不得不中途返回家中取了口罩戴上,“看我滿臉的灰,空氣品質只是輕微污染?”他反問記者。

  數據和公眾感受“打架”

  和孫凱亮一樣,不少北京市民對北京市環保局公佈的10月31日空氣品質數據表示質疑。

  空氣品質標準與民眾感覺有落差,並不是北京一個城市面臨的問題。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政府部門給出的空氣品質數據和公眾的直觀感受也存在較大差異。以廣州市為例,2010年,廣州市通報的全年空氣品質為優和良的天數共計357天,優良率97.81%。不少市民提出反駁:廣州經常是灰霾天,很難呼吸到新鮮空氣。

  PM2.5未被納入品質標準

  為什麼老百姓的感受和空氣品質數據會“打架”?中國氣象局研究員吳兌説,“其中的差異就是PM2.5造成的。PM2.5是直徑小于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當霧霾天氣的時候,空氣中細小顆粒物增加,導致能見度降低時,人們感受空氣受污染的感覺就會很強烈。”

  11月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例行發佈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説,10月份北京多霧霾天氣,空氣污染物不容易擴散,塵埃容易凝結在水滴上,所以環保部門監測到有些天是輕微污染。但他同時表示,應把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區別開來。沒證據表明今年有多發的趨勢,霧霾在正常的範圍內,只比往年偏多幾天。

  “國家統一規定的空氣污染指數在評價空氣品質時,常規檢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這一標準最早制定於1982年。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考核PM10能不能真正保護人的身體健康。”吳兌説,“現在中國大部分城市主要污染物來自燃煤發電、工業生産、汽車尾氣排放等,PM2.5佔到了整個空氣懸浮顆粒物重量的大半。”

  PM2.5納入監測應提速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表示,“前些年本市監測並公佈的是粒徑在100微米以下的總懸浮顆粒物,後來改為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今後肯定還會監測並公佈PM2.5甚至是PM1。”

  至於要等到什麼時候?杜少中表示,“作為環保機構,尤其是空氣品質監測機構,研究這些數據是為以後實施這件事情做準備,不能説哪座城市想公佈什麼數據就公佈,得服從國家統一安排。北京市監測的PM10中包括了PM2.5,正常的規律是大顆粒治理結束後,就開始治理小顆粒。”

  圖為2010年10月10日,北京被大霧籠罩,兩位市民騎車經過國貿,背後的央視新樓在大霧籠罩下變得模糊。

  連結

  PM2.5是什麼?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成部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品質的影響更大。PM2.5産生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産、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

  一般而言,粒徑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顆粒物主要來自道路揚塵等;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PM2.5)則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如機動車尾氣、燃煤)、揮發性有機物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