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媒體評曬三公賬本:花最少錢辦最多事才能贏民心

2011年08月03日 11:07:3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今年以來,“三公”話題隨著季節的變化,不斷升溫。無論是對科技部第一個“吃螃蟹”的熱捧,還是對姍姍來遲的“三公”數據的熱議,以及對遲遲沒有公開“三公”數據部門的“討伐”,“三公”話題就像一部“抓人”的電視連續劇,吸引著億萬關注的目光,接受著四面八方的評説。

  “曬賬本”並不新鮮,但是,曬“三公”賬本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三公”話題由來已久,公款出國旅遊、公車私用、公款吃喝等為人詬病。長期以來,對“三公”經費開支數據,官方行動遲緩,民間議論紛紛。將“三公”經費降下來,把“三公”數據曬一曬,這既是國務院對百姓的莊嚴承諾,也是百姓對政府的正當要求。今天,隨著中央各部門“三公”數據的陸續曬出,“曬賬本”迎來了最大看點。

  應該承認,與百姓的期待相比,此次“三公”經費公開無論是公開內容、公開方式還是公開進度,都有較大差距。但是,此次“三公”數據的首次公開亮相,其正面價值不容低估,其積極意義值得肯定。

  “三公”數據的公開是建設廉潔、節儉政府,遏制權力腐敗和社會不正之風的有益嘗試。評價一個政府是否廉潔、節儉,“三公”消費是一個重要指標。如果一個政府公務出國太頻繁,公車消費太離譜,公款吃喝太驚人,那麼,它再動聽的“廉潔”宣言、再“節儉”的形象展示也難以打動百姓,終將為百姓所厭惡。“隱而不説”是“三公”經費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隨著“三公”數據的“撥雲見日”,“三公”消費不能不“有所顧忌”。“三公”數據的公開為遏制“三公”消費,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創造了條件,為政府權力的正確行使提供了動力。

  “三公”數據的公開是打造“陽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公開、透明是“陽光政府”的應有之義,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項基本制度。“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資訊,都要向社會公開。”為打造“陽光政府”,我國專門制定並實施了《政府資訊公開條例》。條例實施3年多來,陽光政府建設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在資訊公開方面,不願公開、不敢公開、不屑公開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涉及“三公”消費等內容更是一度被許多部門視為“秘密”。今天,隨著“三公”數據的公開,“陽光政府”的一道厚紗帳被掀開。這既是打造“陽光政府”的一個積極信號,也是政府身體力行貫徹資訊公開條例的實際步驟,不僅讓公眾對陽光政府有了更多期待,也對法治政府有了更多憧憬。

  “三公”數據的公開為“服務型政府”增添了新的內涵。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政府運作離不開經費保障,但花錢必須辦事,必須講求效率。人民評價“三公”的一個最直觀的標準,那就是“三公”經費有多少是花在為人民服務上,有多少是花在為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自己服務上。政府花了多少錢,為百姓辦了多少事,這是衡量一個政府公共服務是否優質高效的重要標準。“三公”的公開,既是一次“交賬”,也是一次檢閱。花了最多的錢,辦了最少的事,這樣的“服務”難以説服百姓;花了最少的錢,辦了最多的事,這樣的“服務”才能贏得民心。

  “三公”數據的公開為“民主監督”創造了重要平臺。權力不受監督,必然導致腐敗。權力接受監督需要創造一定的條件,公開就是重要一環。我們發現,無論是白天公佈還是夜間公佈,無論是寥寥數語還是詳盡披露,“三公”數據公開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公眾的視線。“三公”數據的公開為人民監督政府創造了一個重要平臺,儘管許多意見是“一邊倒”,但是這恰恰體現著公民意識的覺醒,展現著中國民主政治的進步。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這是一個民族真正進步的標誌,也是一個國家真正強大的開始。

  公開的大門一旦打開,再也無法關上。首次亮相的“三公”是資訊公開工作勇敢邁出的一大步,也是中國民主政治意義非凡的一大步。而每一個前進的步伐,既給人以信心,也給人以希望。(廖文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