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3日開始,一輪接一輪的強降雨襲擊浙江,由於時間和區域集中,降雨總量大,錢塘江流域遭遇了56年來的最大洪水,村鎮被淹、公路塌毀、堤防決口……
新安江水庫本世紀首次泄洪
今天上午9時36分,新安江水庫開閘泄洪。這是新安江水庫建成以來的第六次泄洪,而最近一次則是在1999年,距今已有12年。
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是1959年建成的錢塘江流域控制性工程,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庫,總庫容216.26億立方米。受梅雨季節強降水影響,新安江水庫多天處於高水位運作狀態。到20日下午3時,水庫水位達到107.17米,超過汛限水位0.67米。
“到20日,入梅後浙江境內的第四輪強降雨基本結束,錢塘江幹流水位逐步回落,而未來仍有可能發生持續性強降雨,新安江水庫攔洪功能仍將起到重要作用。”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春來説,經統籌考慮錢塘江流域整體防洪安全,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在20日啟動了防禦特大洪水方案,決定新安江水庫實施泄洪,將水位降低至汛限水位。
今天的開閘泄洪首先開啟的是第五孔,過了5分鐘左右,第三孔、第七孔也隨之開啟。下瀉流量達到每秒2800立方米。
“新安江水庫預計泄洪時間需要30至40小時。”王春來介紹,之前,建德、桐廬等下游沿岸縣市已做好新安江水庫泄洪各項準備工作,對沿江低窪處和水上作業等危險區域人員進行撤離,並加強了堤防的巡查。
洪水已致441萬人受災
站在洪水已經退去的浙江省蘭溪街頭,42歲的居民陸紅生還不敢想像,這是今生遇到的最大洪水:街道被淹,房屋進水。
4場連續強降雨致使錢塘江幹流中上游發生特大洪水,蘭溪是此次汛情的重災區之一。全市16個鎮鄉(街道)不同程度受災,13萬人口被迫轉移,直接經濟損失近30億元。高水位洪水引起城區排水困難和江水倒灌,街道被淹,交通擁堵嚴重。
位於蘭江邊的蘭溪市女埠街道澤基村,很多村民的房子都進了水。放眼望去,連日來的強降雨已使沿江一帶成為汪洋,田地被淹,一棟棟樓房浸泡在水中。
“你看,房子都已經進水了,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大的洪水。”48歲的村民童大伯正在防洪大壩上整理他剛從水中撈上來的雜物。他説,幾乎每年都會看見洪水在這裡經過,但今年的洪水特別大,不僅房子被淹,自己8畝地的棉花也被吞沒,4萬多元的收入全部泡湯。
6月19日,錢塘江幹流形成洪峰,洪峰抵達蘭溪時,洪峰流量12600立方米每秒,超過6月16日出現的55年來最大洪峰流量。6月20日,蘭江再次受到歷史最高水位洪水襲擊,達到33.73米的水位,澤基村再次遭淹。
村主任張偉告訴記者,為了減輕堤壩壓力,澤基村小圍片主動放水保壩,村裏1000多畝土地被淹。
據初步統計,梅汛以來,浙江全省有10個市57個縣(市、區)受災,倒塌房屋1.2萬間,因災死亡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42千公頃,3311家企業停産,899條次公路、11條次鐵路、622條次供電線路、304條次通信線路中斷。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8億元,其中農業47億元,工業交通27億元,水利工程設施25億元。
截至6月21日,全省投入搶險43.4萬人次,機械15705台套、編織袋144.1萬條,以及一批沙石料、木材、鋼材等搶險物資。
“始終把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面對嚴重災情,浙江省防指發出的防汛應急響應不斷升級,並啟動了《錢塘江幹流防禦“1955年型”特大洪水方案》,而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終要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凡是有危險的人員都要轉移。主要的堤壩不潰不垮。”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副省長葛慧君命令。
將汛情當成一種責任,災情就是命令。災情中,一名名黨員、一群群志願者、一隊隊解放軍戰士和武警官兵,跑在災難前面,帶領群眾轉移。
諸暨市店口鎮三江口鄭應段出現決口,洪水開始衝入家園。店口鎮黨委政府、三江口村幹部迅速作出反應,在最短時間內,店口鎮政府群發了決口的短信。接到短信的店口鎮機關幹部、黨員志願者、應急小分隊共1000多人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參與救援,人們用爭分奪秒的緊迫感和責任心完成了一場接力賽。
20日淩晨,蘭江洪峰水位達到33.73米,比危急水位高出2.73米。在此之前的6月19日晚上,蘭溪市防汛總指揮部就已發出“人員轉移令”,一場倒排時間表的大轉移迅速展開。上華街道馬公灘片、新周片、張坑片、陳家片等片區的26個村的3.7萬居民需要轉移。接到指令後,街道立即制定人員轉移組織方案,街道工作片全體人員、聯村幹部與公安局、人大辦、司法局、旅遊局、科協、人行、殘聯等聯繫部門人員一起,到各個村逐戶動員,並對之前已經進水的房屋、破舊房、危舊房內的村民一律實行強制轉移。街道負責人説,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村民儘快轉移,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
據統計,浙江全省共轉移群眾30.4萬人,解救受困群眾1.88萬人。
目前,錢塘江水位已開始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浙江省防汛指揮辦相關負責人説,除了預防可能出現的新一輪洪水,目前的工作重點已經轉向生産自救和衛生防疫。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