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使金磚國家持續趕超的課題廣受關注。金磚國家在最近十多年的優異表現,使其成為全球新興經濟體中的典型代表。諸多權威機構和學者的研究都對金磚國家的未來給予了大膽而樂觀的預測。在此背景下,考察金磚國家未來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無疑有助於推動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加快發展,併為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進步與繁榮提供有益的啟示。下面刊發的文章,就是探討金磚國家要實現持續趕超目標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雖然金磚國家在過去十多年裏實現了較快的發展,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並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復蘇,隨著全球經濟的穩定復蘇而步入新一輪上升週期,但在金磚國家保持穩定增長和崛起的進程中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和難題。準確地認識和清醒地判斷這些問題,是金磚各國正確決策、實現持續趕超與成功崛起的前提。
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
首先,發達國家“去杠桿化”進程將對全球經濟和金磚國家的穩定增長産生不利影響。2011年1月25日世界銀行公佈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市場最新情況》(GFSR Market Update)稱,雖然全球經濟增長有所加速,但金融穩定尚未鞏固,美歐主要金融機構龐大的不良資産處置和資産負債表調整尚未完成,“去杠桿化”進程使金融機構收緊信貸將對全球經濟穩定復蘇産生不利影響。預計發達經濟體在2011年-2012年會出現經濟增長停滯、失業率攀升、赤字增加等問題,從而使全球經濟包括新興經濟體面臨減速與震蕩的風險。
其次,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了金磚國家通脹壓力和經濟過熱風險。在各國經濟振興政策刺激下,全球經濟復蘇需求強勁,加上美國實施定量寬鬆貨幣政策使得美元貶值,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2010年進入新一輪上升通道。金磚國家面臨著不遏制通貨膨脹,則經濟過熱,泡沫風險增大,而遏制通脹將減緩經濟增長和就業,同時並不能解決推動食品價格的資源限制的兩難選擇。
第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不利於金磚國家更好地利用外部市場。外部市場環境及其變化是新興經濟體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國際市場低落、出口減少、外資流入下降等變化,將直接拖累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長。在後危機時代,各國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的競爭更加激烈,氣候變化及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國家為自身經濟利益而對新興經濟體施行反傾銷、反特保以及匯率戰、貨幣戰,提高技術門坎和環保、衛生標準等,將對通過擴大出口加速增長的金磚國家造成負面打擊。
第四,對外投資並購遭遇阻擊,將影響金磚國家的全球資源配置。作為製造大國的中國、印度對石油、天然氣及其他一些重要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為解決自身發展瓶頸而到海外尋求資源與新增長點,與發達國家的傳統利益産生衝突。此外,金磚國家不斷增長的對外投資也因投資對象國的政治局勢巨變而産生很大風險,如伊拉克戰爭、蘇丹種族騷亂以及埃及、利比亞動蕩等,給金磚國家在這些國家的投資與貿易活動帶來了難以預料的風險和損失。
發展轉型阻礙多
首先,金磚國家推進創新發展的瓶頸較多。與發達國家相比,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長總體上仍屬於數量型和粗放型增長,趕超主要體現在規模、速度上,但還缺乏品質、結構與可持續發展優勢。後危機時期,金磚國家在追求經濟高增長以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的同時,還要推動發展方式的創新轉型,但轉變發展方式比實現高增長的難度更大。
其次,金磚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大。金磚國家雖然在抵禦金融危機方面率先實現了經濟復蘇,但經濟結構不合理狀況並未因經濟快速增長而自動得到調整。金磚國家經濟結構不合理狀況突出,如三次産業結構中服務業發展滯後,投資消費比例中消費不足,內外需求結構中內需不足,産業內部結構中高新産業發展落後等,調整優化結構仍是金磚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
第三,金磚國家的傳統競爭優勢逐漸弱化。首先,廉價的資源供給將逐漸終結。對於中印兩個加工製造國來説,大宗商品廉價時代的終結將對其廉價國際競爭優勢産生巨大衝擊。而對於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等資源型國家來説,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峰值年份將逐漸到來,其建立在資源出口基礎上的經濟增長也是不可持續的。其次,“人口紅利”衰減與低價勞動成本時代逐漸終結,不同程度地對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構成了威脅。再次,低成本資金供給潛力衰減。隨著金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完成,其與發達國家産業結構的趨同和發展水準的逐漸接近,使得以往緊密的産業垂直分工(産業內)協作度降低,利用外資水準相應下降,這些均要求金磚國家轉變高投資驅動發展模式。而國際資本對投資環境品質和回報要求的提高,也將增大未來金磚國家的引資成本和難度。
第四,出口擴張約束多。作為大批新興經濟體工業化進程加速的結果,全球工業品市場的競爭日益尖銳化,各國為保護本國市場,往往有抵制外部商品進口的傾向。儘管有WTO等國際貿易規則調理規範,但很多國家還是採取各種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抵制外來商品,在全球金融危機等特殊時期更是如此。對於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對製造業出口依賴較大、結構同構化程度較高、競爭激烈的金磚夥伴來説,在全球經濟再平衡化過程中,謀求擴大國際市場份額驅動本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潛力是有限的,不可過度指望。作為大型經濟體,更應該樹立內需驅動發展機制,為全球經濟均衡發展作出貢獻。
轉向內生主導型增長機制進展緩慢
總體而言,金磚國家經濟開放度都比較高,對發達國家市場的過度依賴以及貿易條件的惡化,都會威脅金磚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利益。降低外部依賴,擴大內需和自主性發展能力,以及提高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地位,是金磚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但是,構建內需主導型這種動力格局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雖然近幾年來金磚國家為了應對外部需求銳減,採取了多種擴大內需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減緩經濟下滑産生了積極作用,但擴大內需是個緩慢的過程,擺脫對外部市場特別是發達市場的依賴,形成內需主導的增長源泉,將是金磚國家面臨的長期任務。
此外,金磚國家解決收入分配不公與貧困問題、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難度較大。金磚國家各自都存在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環境惡化,醫療教育落後,官僚主義和貪腐現象等問題,五國基尼系數均在0.4這一國際警戒線之上,因此,加速社會和經濟的均衡發展是金磚國家共同面對的挑戰,但實現這一目標遠比提高經濟增長速度難度大。
還要看到,金磚國家內部、金磚國家與其他新興經濟體之間,既存在經濟互補和合作的一面,也存在貿易同構化、替代性、競爭性的一面。五國在謀求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合作促進共贏,不合理競爭、過度競爭和惡性競爭,則可能造成零和博弈的結果,遏制或拖延各自的發展與崛起。
總結與啟示
從近中期看,金磚國家都能保持穩定較快的增長態勢,趕超發展進程將延續下去,對世界經濟的引擎作用將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而繼續增強,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在近中期(15年內),金磚國家因發展水準較低、發展潛力大,會保持較高增長率,趕超空間大。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11、2012年及往後,金磚國家將繼續保持經濟增長領先地位。
新興經濟體的加速發展是過去開始已久、當今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還要持續的全球發展顯著趨勢與特徵之一。作為新興經濟體領頭羊的金磚國家,在過去一段時間已取得了不俗的發展業績,特別是在抵禦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復蘇,進一步拉近了與發達國家的距離,並步入新一波增長上升週期。但分析也表明,金磚國家的趕超式成果還只是初步的、比較單一的和非高品質的。同時,這幾個發展階段比較接近、發展態勢相似和共同利益較多的新興經濟體的合作也開始緊密化,合作協商機制構建已經起步,已初步顯示出其對於全球金融與經濟治理結構變革的重要作用。
放眼全球,新興經濟體闊步前進,金磚國家加速趕超。金磚國家可以自信地面向未來,這已為諸多權威預測論證。但任何大膽的樂觀預測都只是未來時。金磚國家的未來趕超之路不會、也不可能是過去軌跡的直線延伸,中間充滿變數和障礙,能否成功跨越,取決於金磚國家能否發揮優勢、趨利避害、及時轉型、創新發展、強化合作、互利共贏。金磚國家的登頂之途只能靠自身的堅實腳步,唯此而已。
(林躍勤 周文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雲南財經大學)
名詞解釋
金磚國家(BRICS)
最早是“金磚四國”(BRIC),由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組成。由於該詞與英文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10年12月,“金磚四國”一致商定,吸收南非(South Africa)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金磚四國”變成“金磚五國”,並更名為“金磚國家”(BRICKS)。
新興經濟體
新興經濟體是泛指相對成熟或發達市場而言處於後發階段、具有勞動力成本低、天然資源豐富、成長潛力大、發展較快、實力與影響力不斷提升等特徵的國家和地區。關於目前究竟哪些是、有多少個新興經濟體,尚無普遍認可的唯一標準,有觀點從最廣泛意義上將新興經濟體等同於整個發展中國家,而另一些觀點則僅將新興經濟體視為其中的一部分國家。
近年還不斷涌現新興經濟體或新興國家集合體、組合、集團等概念,如展望五國(VISTA)、新鑽11國(Next-11)、基礎四國(BASIC)、靈貓六國(CIVETS)等。新興經濟體及其各種組團、組合、群體、集團等的不斷出現、演化重組,一方面意味著新興經濟體自身的發展活躍度高,發展變化分化迅速的事實,另一方面也顯示著學術界、商界、政界等對新興經濟體這一現象的關注度極高。跟蹤考察並提示出這類規律,不僅是發展經濟學的使命,也是一般經濟增長理論、國際經濟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