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美術館圖書館年底前免費開放 應對客流井噴成問題

2011年06月03日 22:05: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新聞延伸

  免費開放,館方準備好了嗎?

  “好事情!頂!”

  “美術館免費開放太好了,希望經常展示大師作品,希望有講解員免費講解。”

  “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全部免費,是一件好事,是提高民眾文化水準的一大舉措。”

  ……

  從昨天下午開始,針對“國內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將全面免費開放”的消息,網友們展開了熱議,絕大多數都對此豎起大拇指。公眾文化權益逐步擴大,明顯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與此同時,也有很多網友表達了憂慮,比如“免費開放了以後服務是否跟得上”、“門票預約過程是不是很繁瑣”等。而這,其實都是拋給館方的問題,免費開放如何走得更好,繞不過三大焦點問題。

  問題1

  如何應對客流井噴

  春節期間,中國美術館50年捐贈作品大展免費開放七天,這是歷年來美術館春節免費開放時間最長的一次。用中國美術館公共關係部副主任于歌的話説,這是為實現美術館全部免費開放做準備、儲經驗。而經過這次“實戰演練”,美術館首先遭遇的問題便是客流量“井噴”。

  美術館每天網上發放參觀票1000張,現場再發放4000張,不過還是不能滿足現實需求,沒領到票的人在門口越聚越多,現場不得不動用武警維持秩序。有觀眾埋怨説:“好作品需要安靜地欣賞,但館內人多,又熱,氣味也不佳。”

  如何對人流量進行控制,確保免費開放後的公眾安全、資源安全、設施設備安全,都需要館方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制定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完善應急處置機制。

  問題2

  如何加強展品保護

  在人流量突然加大的情況下,展館的展覽環境便會顯得狹小、跼踀,展品也更容易遭受意外“傷害”。如何加強保護措施,是館方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前車之鑒是,2008年公共博物館、紀念館陸續免費開放之初,幾乎所有免費開放的博物館都加大了人力投入,集中在展品保護和參觀秩序的維持上。不過在遇到節假日、學生寒暑假時,依舊會感覺有些力不從心,不少參觀者的“野蠻”行為也著實讓人撓頭不已。對此,中國美術館雖然已提前做好了一些準備,不過等到真正免費開放時,或許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應對。

  問題3

  如何提升服務品質

  美術館免費開放了,各項服務措施會不會打折扣?比如,講解員夠不夠?講解器夠不夠?展覽介紹冊夠不夠?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如果説,免費開放之前,走進美術館的大多是有些專業知識的觀眾,那麼免費開放之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業餘人士”走進藝術殿堂。對館方而言,加大藝術普及的內容,將成為義不容辭的一項服務。有位觀眾就説,她前不久在韓國參觀美術館、博物館,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的藝術普及做得非常好。比如參觀一個古樂器博物館,幾乎每一件樂器都配備了像電話聽筒一樣的聽音器,如果參觀者想要知道這種樂器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可隨手拿起“電話筒”聽一聽。如此細緻而人性化的服務措施,讓參觀者感覺很有趣味,並大獲裨益。國內博物館、美術館,如果能借鋻於此,想必會廣受好評。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