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公眾認為中美關係重要並將保持穩定

2011年06月03日 22:05:4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 近7成公眾認為中美經貿關係可定位為競合關係

  對於中美經貿關係的性質,調查結果顯示,有69.9%的公眾認為可以定位為競合關係,即中美兩國既是對手又是夥伴。其中,去過美國的公眾對這種競合關係感受更加明顯,有81.3%的人對此表示贊同,比沒去過美國的公眾高出12.1個百分點。

  對於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這一問題,七成公眾認為中國可能在經濟上超越美國,並且認為會在20年內超越的達到53.5%。30歲以下的公眾中有74%認為中國在經濟上將超越美國,顯示出更高信心。

  ● 公眾認為中國在應對經濟危機和氣候變化上貢獻遠超美國

  調查顯示,61.3%的公眾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貢獻更大,遠多於美國的10.3%。其中,年齡越大的公眾越傾向於認為中國發揮的作用大(18-30歲:53.4%,31-40歲:58.5%,41-50歲:62.6%,51-60歲:76.3%)

  對於全球變暖問題,認為中國“做了很多努力”的公眾比例為41.8%,明顯高於美國的8%。分別有34%和18.4%的公眾認為美國“做了少量努力”或“根本沒努力過”。

  ● 公眾對美國人的印象以正面評價為主

  調查顯示,公眾對美國人的印象基本是以正面評價為主,如選擇“獨立自主的”為20%、“有創造力的”為13.4%、“自信的”為6.9%,中性評價如“個人主義的”為15%,負面評價如“自大的”為22.7%、“人情味淡薄的”為5.9%。其中,“強權主義”是公眾對美國的第一印象(21%),其次是“經濟富裕”(12.5%)和“戰爭”(8.6%)。

  公眾印象最深刻的美國政治家是克林頓(20.3%),其次是林肯(17.3%)和尼克松(11.4%),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裏分別以5.5%和1.3%排在第七和第十位。其中,51-60歲和60歲以上的公眾選擇尼克松的比例分別為23.5%和27.3%,排在所有政治家的首位,18-30歲的公眾中有10.5%表示對奧巴馬印象深刻,這一比例是各年齡群體中最高的。

  調查發現,公眾對美國近十年的歷史事件最為了解,有54.4%的公眾表示最了解“伊拉克戰爭”,而對於十年前的歷史事件,有41.2%的公眾表示最了解“朝鮮戰爭”。30歲以下公眾最熟悉的事件依次為:“9 11恐怖襲擊”(55.7%)、“伊拉克戰爭”(50.5%)和“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45.2%)等;而60歲以上公眾最了解的是“朝鮮戰爭”(50.8%)。

  中國日報作為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和對外傳播的主渠道之一,長期以來一直充分利用自身國際資源,深入研究國際關係發展。此前,中國日報已與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聯合實施了連續六年的“中日關係輿論調查”,調查結果已成為國際社會研究中日關係的專家、學者的重要參考。此次與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聯合實施的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既是在胡錦濤主席即將訪美之際對中國民意的反映,也是雙方開展國際關係調查研究的又一重要突破。(胡啟華 任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