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江南依然一片暖色。在中國著名風景區杭州西湖邊,幾幢黑瓦白墻的別墅掩映在綠蔭叢中。一些言行舉止與附近城市居民不太一樣的人在院子裏散步、閒聊。他們是這些房子的主人,當地的農民。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中國最富裕區域之一的長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中,大批農民在地方政府發起的“置換”中獲得了城鎮産權住房、城鎮社保等代表著“城裏人”身份的資源,逐漸步入城市生活。
江蘇無錫市惠山區前洲鎮楊家圩村的王大伯,最近搬進了鎮統一規劃建設的安置房小區。他家原來近200平方米,如今置換成了120多平方米和70多平方米兩套價值不菲的産權住宅,並開始像城裏人一樣領社保。
惠山區人多地少,每人平均耕地不到半畝,絕大多數年輕人在城鎮工作和生活,但由於身份仍然是農民,他們享受不到城鎮居民的子女教育、職業培訓、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等待遇。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農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較大改善,城鎮社保還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們生老病死的後顧之憂,因此這裡的“置換”得到了農民的歡迎。
“置換”是指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城市社保、以宅基地使用權置換城鎮住房。惠山區從去年6月啟動“雙置換”。據測算,全部完成後可節約近3萬畝土地,經過整理,將與周邊形成10多萬畝的連片農田,分為優質稻麥、精細蔬菜和特色果品3個片區,由政府成立農業發展公司實行統一經營。
杭州市在今年8月提出了“經營農村”理念,在下屬五縣(市)探索包括以集體資産所有權置換股份合作社股權的“三置換”。為此計劃在接下去5年中,每年統籌安排新增10億元市財政資金投入。
過去不能在市場上流通的農民房變成城鎮産權住房,不少農民一夜暴富。在寧波市鄞州區,原來農民的房産價值在2萬至10萬元之間,經過宅基地置換改建後,增值至少達到了10倍以上。
農民的社保、醫保等標準不斷提高。鄞州區從今年7月開始,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領取一樣標準的低保補助金,月每人平均440元。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