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18日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專家指出,這份公報體現出三個重點,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從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官方對民生的重視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份公報的三個重點之間有著緊密的邏輯聯繫,後兩者共同服務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謝春濤説,幾乎在公報的每一個段落,都可以看到官方對民生問題的“用心良苦”:
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這一段綱領性論述中,謝春濤發現,“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表述被放在“以科學發展為主題”、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之前。他表示,“這正説明中央對民生的關注毫無疑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公報在發展問題上提到四個“更加注重”,其中兩個與民生直接相關:“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談及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時,公報突出強調“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等內容,直面民生關切。
公報還關注到了農村地區的民生問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公報提到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這當中,人民的檢驗至關重要。
公報特別用一個段落專門表述如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等內容,具體民生細節的論述全面詳盡。
公報最後還對今年以來全國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表達了關注,這又與民生直接相關:“今年以來,我國連續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給受災地區群眾生産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當前,安置受災群眾、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很繁重,中央有關部門、受災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幫助受災群眾重建家園,促進災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綜合以上所有述及民生的內容,謝春濤得出一個結論,民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體現了中共執政的最終目的,也體現了未來五年要著重解決的關鍵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各方面需求。民生既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的重點,一切發展與改革都是為了民生,這也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未來五年,執政黨將以什麼樣的勇氣和魄力解決民生難題,交出什麼樣的民生成績單,人們拭目以待。(記者 張蔚然)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