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四川綿陽高川鄉6000民眾轉移 無一例人員傷亡

2011年06月03日 22:07:22  來源:中新網
字號:    

  “8.12”洪災已過去5天,但四川安縣高川鄉泉水村被泥石流沖刷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那天幸好我們及時把水磨溝這十多戶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再晚一會兒這裡就被泥石流埋了。”雖然已提前得到可能會有暴雨來襲的通知,但當天的情形仍然讓泉水村支部書記馬傳光心有餘悸。“如果沒有預警資訊,如果沒有及時啟動防災預案,後果不堪設想呀。”

  高川鄉地處大山深處。在“512”大地震中飽受重創,僅泉水村就有一百多名村民遇難。

  根據地震災區次生地質災害頻發的實際,在綿陽市的統一部署下,高川鄉建立起地質災害防治群測群防體系。

  楊從軍是鄉上的一名監測員,負責對泉水村附近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監測。12日下午6點,根據對監測情況和預警資訊的判斷,他和政府工作人員迅速按照平時防汛演練的方案有序轉移村民。“有些群眾守著新建的農房不願走,我們就一個個做工作,告訴大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急著轉移群眾,楊從軍家裏的房屋和汽車也被突如其來的泥石淹沒。

  在這次大洪災中,高川鄉成功轉移疏散群眾2000多人。雖然全鄉6000多人受災,32戶房屋被沖毀,直接經濟損失4350萬元,卻沒有一例人員傷亡。

  綿陽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羊群介紹説,入汛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後召開5次專題會議,把“守護生命”放在突出位置;各地以群測群防為主體反覆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巡排查,極大提高了基層組織和民眾的防災意識和防災能力。“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強降雨過程中,綿陽新發生地質災害200多起,全市6000余名群眾主動避險,化險為夷。”

  “這次災害是對我們事前預警預報、事中應急處置、事後救災安置三項快速反應機制的嚴峻考驗。”綿陽市市長曾萬明表示,雖然暴雨造成全市直接損失4.2億元,但因為堅持並落實科學的防災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下一步我們將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儘快恢復受災群眾正常的生産生活。” (記者 楊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