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農曆十二月十一

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整治買官賣官,豈能只查處“掌櫃的”

2011年06月03日 22:07:3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近年來,買官賣官之風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不僅規模越來越大,動輒賣出幾十頂甚至上百頂烏紗帽的“賣官書記”此起彼伏,而且“上貢陞官”的不正當做法,有跳出潛規則身份、竊踞顯規則之位的趨勢。日前被查處的安徽省五河縣原縣委書記徐社新,在6年時間內,將該縣所有鄉鎮和重要縣直部門的“官帽”賣了個遍,被稱為“官帽售貨郎”。據當地一名幹部説,徐社新收了錢才會提拔已是公開的秘密,不向其行賄想得到提拔重用幾乎不可能。

  一個又一個的“官帽超市”開張,興盛,敗露,查處,散夥。人們在為貪官得到應有下場叫好的同時,也不乏疑慮和憂心。為什麼我們常常聽到了賣官者東窗事發、鋃鐺入獄的消息,而很少聽説買官者被追究,被收回“官帽”。

  買賣買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買官賣官是非法權錢交易,是交易就有雙方,這是一幣兩面的問題。從現實情況看,買官賣官之所以猖獗,正是因為背後存在可以牟取暴利的利益鏈條:賣官者收巨賄,買官者得要職,盤根錯節,迴圈往復,各自濫用權力榨取政治和經濟利益,使國家和人民遭受巨大損失。不管是賣官還是買官,其行為都違背了黨紀國法,社會危害不容小視,理應都站在被告席上。

  因此,整治買官賣官之風,搗毀權錢交易的“黑店”,不僅要抓那些賣官的“掌櫃”,也要追究那些買官的“顧客”。只有讓買官者、賣官者都付出沉重代價,官帽交易鏈條才可能被真正斬斷。如若不然,抓起了“掌櫃”,放跑了“顧客”,“買賣”的行情和規則依舊,那就很可能換個“掌櫃的”重新開張。一些地方買官賣官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買官風險低,違法違規成本低,受到的打擊力度小,助長了一些人的僥倖心理和投機心理,事實上對買官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責任編輯:楊雲濤]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