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第一要務,城市化必須以具體項目為載體。
培訓班上,南亞、拉美一些國家的特大型城市因缺乏産業支撐而出現大量貧民窟的教訓,令學員們印象深刻。甘肅省酒泉市委書記李建華説,城市化絕不是簡單地將農村戶口改為城市戶口,將農民搬到城裏來居住,而必須依靠産業和項目的帶動。如今酒泉正在大力建設風力發電産業,今年將完成建設裝機容量500萬千瓦,到2020年將增加到2000萬千瓦的規模,超過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以此為帶動,酒泉的裝備製造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甘肅省過去一年的裝備製造年銷售收入不足80億元,而酒泉今年僅風電裝備製造的産值就將達到200億元以上。城市化是工業化的載體,沒有發展作支撐的城市化是不健康、不可持續的。
——堅決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堅決不做寅吃卯糧、給今後發展留下麻煩和難題的事。
天津市和平區委書記李金亮説,地方領導幹部要正確處理“顯績”與“潛績”的關係。由於領導任期有限,當前一些城市往往急功近利,看中那些能見效果、見形象的顯績,而不願意下工夫、投鉅資做那些打基礎、利長遠,但短期難見效的潛績。後果之一就是給城市現代化留下隱患。比如今年我國一些城市暴雨過後內澇嚴重,這與過去忽視城市排水設施建設直接相關;現在一些新建樓房表面光鮮氣派,但專家測定只能使用三十年,而且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脆弱,這些都是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隱憂。改變這一狀況,最根本的是樹立科學發展觀,考核政績不僅要看顯績,更要看潛績。
[責任編輯:王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