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民政部原司長施壓中國富豪 倡議每人每年捐百萬

2011年06月03日 22:07:48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字號:    

  巴菲特也開始做慈善了!在全世界都在對“經濟是否二次探底”表示擔憂之時,股神捐款的消息再度傳來。

  美國富翁巴菲特6月16日發表聲明稱,他與比爾蓋茨夫婦倡議,全美的億萬富翁宣誓,在有生之年或者死後將自己一半家産捐給慈善機構。據悉,當天就有4個家族同意宣誓。據美國媒體披露,如果順利,比爾蓋茨打算在全世界推廣他們的“慈善誓言”。屆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富豪們都將面對這場“慈善風暴”的道德壓力。

  無獨有偶,6月21日,剛剛卸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司司長的王振耀,在北師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成立儀式上,倡議中國的億萬富豪應該以每年捐款100萬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責任底線。

  在內外氛圍“夾擊”下的中國富豪們,準備好了嗎?

  “國內億萬富翁年捐100萬”

  向來特立獨行的王振耀,這一次,就在臨退休的前幾年,終於還是給自己又找了一個極具挑戰的活兒。

  新任北師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的王振耀認為,巴菲特的“慈善誓言”在中國及世界上的影響都很大。“中國國內應該有一個積極的響應,畢竟這是好事,就跟著做吧。但是中國的慈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時候提出讓中國富豪一下子捐一半資産也不現實,要求也過高,但讓中國的億萬富豪年捐百萬還是可行的。我這樣倡導,算是對國際社會做出一個回應。”

  王振耀之所以提出“億萬富豪年捐百萬”的倡議,並非沒有根據。

  今年4月1日,胡潤發佈《2010胡潤財富報告》(下稱《報告》)稱,國內億萬富豪達5.5萬人,相比去年增長7.8%,其中,有1900位十億富豪和140位百億富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慈善的整體捐贈情況並不令人樂觀。《2009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09年全國接收捐贈總量超過332.74億元。“胡潤排行榜上顯示中國有5.5萬個億萬富翁,這些億萬富豪中有相當一部分很注意社會責任了,已經開始考慮捐款了,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富豪捐款的意識還是不強。”王振耀説。

  如果王振耀的呼籲能變為現實,以5.5萬個億萬富豪年捐百萬計算,加起來就是550億,再加上那些捐得多的(比如有的富豪一年捐贈過億),保守計算,中國的慈善捐贈每年輕輕鬆鬆就能超過600億。

  《報告》還顯示,目前中國內地的千萬富豪人數已達87.5萬人,相比去年增長6.1%。基於這個快速增長的龐大數字,王振耀借《中國經濟週刊》呼籲:“億萬富翁一年捐一百萬,千萬富翁一年也應該捐十萬,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這樣就能帶動更多的人去做慈善,中國每年的慈善量很快就會過2000億。”

  倡議得到富豪的積極響應

  中國富豪們對王振耀給自己劃出的這條“社會責任底線”怎麼看?

  卓達集團總裁助理、新聞發言人陳松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卓達集團非常贊成王振耀的倡議,而且卓達集團董事長楊卓舒每年的捐贈已經遠遠超過王振耀提出的百萬底線。“卓達集團每年的捐贈最低也在1000萬。這些捐贈主要投在了基礎設施、學校、扶貧,以及臨時性的賑災,像玉樹地震、汶川地震。”陳松告訴記者,前些年國家的慈善制度還沒有完善,自2009年開始,國家大力鼓勵個人企業家成立自己的基金會,卓達集團就此申請成立卓舒慈善基金會。“今年6月7日,我們將申請報給了河北省民政廳,再過幾個月就審核完畢了。這是一個私募基金,自己出錢,把個人的財富放到基金會中,主要在扶貧、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開工作。”

  在國內,年捐過億的億萬富豪並非個案。中國黃埔再生資源利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游標累計捐款已經超過12億元,幫助了60多萬人。福耀玻璃股份公司董事長曹德旺于2009年2月12日宣佈捐出其所佔“福耀玻璃”總股本50.08%中的70%股份,達7億股;按福耀玻璃當日收盤價6.05元/股計算,這部分股價市值達到40多億元。

  “好多富豪見到我都説應該捐,他們都很積極響應,但不能説出他們的名字,否則對他們壓力太大。” 王振耀樂呵呵地説。

  慈善要有“善意的壓力”

  儘管有富豪的積極響應,但是不得不看到,當國外富豪的慈善捐款已成為年度慣例時,中國富豪的善舉似乎仍在初級階段,以至於當王振耀提出億萬富翁年捐100萬元的社會責任底線時,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甚至有人認為這樣的建議“根本就不現實”。

  卓達集團總裁助理陳松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爭議,是中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導致的。在陳松看來,中西方對財富認識的觀念是有區別的。在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價值觀裏,財富不屬於自己,自己只是財富的創造者、管理者,但不是財富的擁有者,所以當他不能給予財富更大的創造或者有效管理時,就把財富還給社會,讓更有效的人來管理;而中國的企業家認為財富是家産,是自己辛苦創造甚至是拿命換來的。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使得他更願意把財富在有限的時間裏盡可能長期擁有,甚至通過家族傳承的方式,傳給自己的後代。

  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則把中國目前捐款的富人少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對捐款的去向監控不夠。捐款人不知錢物的去向,再加上時不時曝出“黑幕”,或者一些福利機構的腐敗情況,這些都打擊了捐款人的熱情,這些都讓公眾對目前捐款制度産生質疑。

  對此觀點,王振耀並不認同:“讓捐贈者不滿意,不是貪污的問題。因為有審計在監控,關鍵的問題是‘不會透明’,如果自己企業成立基金會,就能避免‘黑幕’的出現。”

  在王振耀看來,目前中國的富人捐款不普及,跟整個社會捐贈的大環境還不成熟有關,“主要是中國社會善意的壓力太小。”王振耀反覆強調,他反對用公共權力強制性地逼迫富人進行捐款,而是需要社會上有“善意的壓力”。

  “善意的壓力”,是王振耀在接受採訪中一直不斷反覆“念叨”的詞。他向記者舉例:英國將每年的11月11日作為陣亡將士紀念日。這一天,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購買一朵罌粟紙花戴在胸前作為紀念。每朵花一英鎊,募集的資金是給退伍老兵及陣亡將士的遺孀們的善款。

  “這一天大家都自發地花一英鎊去買罌粟紙花,如果你沒有買來佩戴,就會覺得不好意思。這就是善意的壓力。” 王振耀表示,目前他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正在研究“善意的壓力”,這是他們很重要的工作。

  “中國需要學習善意的壓力,我們的輿論和整個氛圍都要學習善意的壓力。假如北京定了3月5日是慈善日,在這一天你出一元錢買一個産品,也就捐一塊錢。一塊錢,小孩也可以捐了。” 王振耀説。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王紅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責任編輯:王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