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公佈
自1988年實施菜籃子工程以來,我國菜籃子産品産量大幅增長,品種日益豐富,品質不斷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
近日,為適應形勢變化、滿足城鄉居民對菜籃子産品日益提高的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日前,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司長錢克明就意見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菜籃子原有生産佈局被打破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變革、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和消費需求變化,大中城市菜籃子産業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城市化發展使得保障大中城市菜籃子産品供應的壓力增大。過去10年,我國城市人口凈增2.2億,到2020年仍將凈增2億以上。但同時城郊菜籃子産品生産基地不斷向遠離城市的農區轉移,打破了原有的“近郊為主、遠郊為輔、農區補充”的生産佈局。
生活水準提高使得菜籃子産品的品質安全更受關注。隨著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人們不僅對菜籃子産品的需求趨於多元化,而且更關注吃得安全放心、營養健康。但由於生産方式、管理體制和發展階段的限制,目前我國菜籃子産品的品質安全保障水準還難以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突發事件的頻發使得政府風險管理能力亟待加強。由於菜籃子産品的特殊性,産業發展和市場運作極易受突發事件的衝擊。特別是自然風險、品質風險、市場風險、不良資訊風險和國際輸入風險的交織發生,很容易導致菜籃子産品市場頻繁波動。
推行菜籃子産品標準化生産
《意見》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新的突破:
首先,突出了統籌推進工程建設的思想。這主要包括:統籌銷區與産區利益,密切産區與銷區協作的利益關係;統籌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加大政府對菜籃子工程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統籌生産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菜籃子産品生産可持續發展;統籌能力建設和機制創新,規劃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新基地,進一步建立風險控制、産銷銜接和市場預警機制。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