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企業“檢查”政府工作? 部分部門花錢買監督引爭議

2011年06月03日 22:09:4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政府部門進企業檢查工作,並審核相關資格。但企業定期派人對政府部門例行檢查,審核政府的資格,“指出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改正”——這種“怪事”你見過嗎?事實上,它正越來越多地發生著。

  ISO9001是國際通行的品質管理體系,常見於生産型企業認證。近年來,不少政府部門引入此項認證,帶來提高辦事效率、提高群眾滿意度、提高政府美譽度等“看得見的好處”。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這項認證對政府部門並無用處。

  暗訪成品質認證手段之一

  2009年12月9日,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下稱“北京市城管執法局”)迎來一個特殊的檢查組。與常見的上級單位檢查工作不同,這次來的是一家企業——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方圓公司”)的3名專家。

  3名專家此行,目的與往年一樣:抽查卷宗,親臨現場觀察城管執法、服務全過程;如有必要,會派人暗訪,詢問群眾意見;核查該局是否實現了本年度預定的品質目標……根據審核結果,判定該局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能否通過年審。

  “這是我局第六次通過年審。”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品質管理小組成員尚芬説。

  早于北京市城管執法局,2009年6月,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北京市藥監局”)的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通過了年審。

  “年審就是了解我們的管理是否高效有序,向‘顧客’提供的‘産品’是否達到標準。”尚芬説。北京市城管執法局辦公室副主任、品質管理小組組長劉生富認為:“作為獨立第三方,認證公司的審核能夠監督政府是否兌現了承諾,發現管理漏洞,從而修訂流程改進工作。”

  外部審核避免“內部沉默”

  在對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的一次年審中,檢查組抽查發現,北京同一個區的施工揚塵處罰執法案件中,有兩起揚塵面積接近、污染程度類似,而兩處工地被罰款額卻相差很多。檢查組判斷:部分執法人員使用自由裁量權具有隨意性。

  接到反饋後,北京市城管執法局著手整改,從罰款幅度較大、群眾反映集中的城管執法常見違法形態為切入點,進行梳理,分別制定切實可行的量化處罰公式,製成一覽表,形成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辦法,並與之配套研發電子辦案網路平臺,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ISO9001認證是個好用的抓手和工具。”北京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人這樣表示。“每年付年費,規範流程‘自找麻煩’,相比這些付出,我們得到了更多收益。”劉生富認為,為促進城管執法機關向法制城管、服務城管、廉潔城管、責任城管轉變,品質認證功不可沒。

  “內部發現部門工作存在問題,有時出於各種原因,不便指出,就會出現‘內部沉默’。”尚芬説,每年的外部審核則避免了這種尷尬。認證企業會嚴格依據規定,客觀公正地評價和考核工作,指出問題。“這樣就可以針對具體問題,要求相關人限期整改。”

  採訪中,記者得知北京市城管局、北京市藥監局均是成立10年左右的“年輕”機關。成立伊始,兩家機關都面臨“如何適應新形勢,如何與國際接軌,如何規範化管理”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兩家機關的負責人在實踐摸索中,最終選擇ISO9001這個“先進管理理念”。

  “引入ISO9001品質認證,並不能説明我們完全解決了自身的品質問題。但至少表明城管執法機關願意正視問題,並通過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來解決問題、持續改進。”北京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人介紹,2008年,該局在引入ISO9001品質標準基礎上,又相繼引入ISO14001環境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體系。

  花錢買監督,有人不樂意

  記者在方圓公司內部網站查詢得知,部分政府部門在做了幾年ISO9001認證後,停止認證。經了解,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花費較大,工作量增加,認為對實際工作幫助不大等。

  據悉,品質管理體系認證收費項目包括申請費、審核費、審定與註冊費(含證書費)和年金(含標誌使用費)等,且根據審核所需的天數和人數計算,再加上諮詢、培訓等費用,一般一項認證需幾萬元,高的甚至十幾萬元。“有的單位説,即使不花那個錢,一樣能正常工作。”

  “品質管理具有複雜性和嚴謹性,難免會增加工作量。”北京市藥監局管理者代表袁林介紹,從建立體系,到嚴格執行及維護,都很麻煩。為建立品質管理體系,藥監局2008年對全局39大項、129小項的行政許可流程重新核定,優化整合工作流程,最終制定出包括品質手冊1本、控製程序文件32個以及大量工作依據、崗位職責、作業指導書和表格,共計約300萬字的北京市藥監局機關ISO9001品質管理體系文件。

  “麻煩還體現在執行過程中”,尚芬介紹,通過認證之後,為了更科學更規範,所有操作環節都要精心策劃,並通過層層審批才能實施,實施過程要接受監督,並要留下詳細記錄和相關證據,以便追溯。實施之後,還要及時搜尋問題,促進體系持續改進。“這對‘拍腦袋’、‘憑經驗’等隨意性是個束縛。”此外,“政府到底做得好不好,會被第三方監督,這讓部分政府部門有約束感。”(記者 陳振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