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線上建群做科普 做“網紅”還是造IP?
近年來,隨著線上社群、網際網路醫院、短視頻平臺的興起,讓醫學科普的觸達率、精準度大為提升。在佛山順德的一些公立醫院中,也誕生了一批“觸網”“觸屏”的科普達人、“網紅醫生”。
從忙碌的診室走到方寸螢幕前,他們為何走上科普之路,克服了哪些轉型困難?而他們的“探路”,又為提升醫患關係、診療服務等方面帶來哪些有利的一面?日前,在第五個“中國醫師節”的背景下,本報記者深入了解順德這一群科普醫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子寧
醫師“觸屏”:走出診室做“網紅”
5年前,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婦産科醫生陸明婧在臨盆前大膽做了一個決定——自己給自己“接生”,這一心血來潮之舉經媒體報道後被廣泛關注。兩年前,生了二胎之後的陸明婧,又做了一個很“敢”的決定,挑戰一個新領域,試著做一個“網紅”科普醫生。而讓陸明婧心血來潮“觸屏”的,是其自身孕期的一個經歷。
陸明婧告訴記者,自從做了“順德媳婦”之後,自己懷孕期間,可沒少喝家婆的湯湯水水。“在廣東,大家都説懷孕期間要營養充足,多喝湯水,但作為一名産科專家,知道過多的湯水攝入,實際上對孕媽身體來説是一種傷害。”陸明婧稱,在無奈地“入鄉隨俗”之下,她用一次真實的産檢記錄,向家人展示了過多的湯水攝入對身體有影響。
“當時就覺得,我們大多數人對孕産婦産中、産後的護理有很多的誤區,對此,做必要的科普至關重要。”陸明婧告訴記者稱,在這一因素驅動之下,自己決定面對手機,“觸屏”做科普醫生。
為呈現一個完整的科普,陸明婧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包括自己選題、寫文案、拍攝和後期剪輯,一人實現全包。而在科普選題上,她緊緊圍繞當前孕産婦産期、産後的一些易出現的護理、健康管理誤區,對大家進行必要的科普。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産後修復領域,陸明婧“打出了一片天”。據悉,在産後的一段時間內,為最高效地實現體態修復,陸明婧接連考下了“中國健美協會專業健身教練”“産前産後體適能訓練課程認證”等證書,而這些“硬核經歷”“惡魔訓練”,不僅為她積累一些産後修復心得經驗,同時通過新媒體科普短視頻的傳播,為更多産後媽咪帶來可複製、可傳授的“瘦身秘籍”。
“看到有不少人收藏視頻、點讚視頻,我心中還是覺得做一下‘網紅’還是很有成就感的。”陸明婧告訴記者説。
玩起“私域”:醫師線上建群做科普
每日下班後,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兒內二科主任醫師江少虎就會打開手機微信,逐一閱讀每一個健康科普群上的家長提問,並稍作整理進行回復,及時為家長答疑解惑。
而在江少虎的微信中,這樣的健康科普群有超過二十個之多,猶如一個“私域場”。在這些熱聊群中,江少虎如同一名“網紅”,得到了一眾家長、病友們的追捧。
“建群做科普,事實上在七八年前就開始探索了。”談到做線上科普的初衷,江少虎稱,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自己每一天工作都極為忙碌,需要一種形式來彌補這一狀態,讓自己和患兒家長聯繫得更緊密一些。
“我們的接診模式,決定了線下看診的時間是較少。”江少虎稱,在診室,自己一般接診一名患兒時間為五六分鐘。而接診完後,與患兒家長溝通時間甚少。“為了跟蹤患兒的情況,對更多家長進行一些疾病預防知識的普及,及做必要的專業指導,因此在QQ盛行的年代,就探索了建群線上做科普、交流的形式。”
伴隨著微信使用頻率的增加,江少虎開始在微信平臺上建起健康科普群,這一建,就是二十幾個。江少虎稱,這些群中,有的是社區健康群,有的是自己接診過的患兒家長群,還有的是一些在健康講座上傳播搭建起的群。“有的媽媽還拉上了閨蜜入群,一傳十、十傳百,群的規模越來越大,數量也多了起來。”
在群中,家長們的疑問各式各樣。對於家長們的疑問,江少虎都會認真閱讀,並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答疑。
“平時,自己也會梳理一些科普知識,尤其是一些誤區類的要點發上群上,家長可以隨時閱讀,及時提問。”江少虎説,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他認為做一名科普醫生是有必要的。“家長的焦慮來源於不了解病理,不了解醫療基本規律,而有的放矢地做一些科普,讓家長‘修正’自己的焦慮,將心思放在必要的就醫上,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就醫效率。”江少虎説。
焦點關注:
醫師成為“網紅”好不好?
利:能得到更多病人的信任
在“宣傳也是生産力”的效果下,越來越多醫生選擇當“網紅”。而醫師成為“網紅”到底好不好?
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醫師李晉瑩認可這一形式。兩年前,她也“觸屏”,嘗試做一名“網紅醫生”。
“因為自己是一名內分泌代謝科醫生,日常接診中接觸了不少‘糖友’(糖尿病病患)後發現,不少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需要一定的宣教及科普。”隨後,李晉瑩決定嘗試出鏡,拍一些科普短視頻,讓更多“糖友”看到、學到。
堅持更新、不斷科普。如今,在視頻號平臺上,李晉瑩已打造了醫院個人科普醫生IP,在“糖友圈”中成為一個小“網紅”。“除了成就感,更大的收穫是自己得到更多病人的信任。”李晉瑩告訴記者。
一名順德三級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在網際網路指數級傳播效應之下,成為一名“網紅醫生”在一定程度上可為醫院、科室引流患者,提升科室的業務量。“其實在之前,一些醫生通過第三方線上問診、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進行答診、科普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吸引患者到院就診。”該醫生説。
事實上,記者了解到,順德一些醫院在看到醫生個人IP以及科普醫生帶來的價值後,主動推動更多醫師“觸屏”“觸網”打造“網紅醫師”。
例如,在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該院積極策劃一些醫師專題科普視頻,打造“線上名醫”;在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該院醫師所拍攝的科普視頻,放在宣教區、病房內進行輪播,該院還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積極打造一批優質的“網際網路醫院醫生”;在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中醫院),該院還通過策劃一些創意短視頻,用不一樣的方式向市民科普。
弊:面向公眾科普把握尺度難
做科普難不難?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醫師都表示,做科普不難,難的是做好“大家都認可”的科普。
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兒內二科主任醫師江少虎告訴記者,科普醫生的內核在於“公正性”,由於是在公眾平臺上進行科普,因此內容必須“過硬”,要經得起考驗。
為讓自己的科普內容“過硬”,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的醫師李晉瑩在著手寫每一次文案前,都要進行一次診療指南、文獻的查閱。
“此外,如何把握好一個科普的‘度’,也是至關重要,做好這一點也很難。”江少虎稱,不少醫師因為“過度”科普而引來社會話題,成為不少網友圍攻的“靶子”,這對於醫師本人乃至醫院都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既然要成為公眾人物,就要承擔相應的監督。”江少虎説。
成為科普醫生,在能力上也對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科普醫生都稱,因為沒有專門的團隊,從幕後到螢幕前,多是一個人挑梁完成工作,這對科普醫生而言挑戰巨大。
值得關注的是,成為“網紅醫師”還在商業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在身份上,科普醫生或是公立醫院的醫生,一定要處理好商業和公益的關係。”一名三級醫院的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曾經有一些“網紅醫師”通過各類形式進行變現,這其中就存在一定風險。“作為一名公立醫院的醫生,一定要守住底線,杜絕違規行為。”該名主任醫師説。
讓科普不“變味”,順德一些醫院也在內部制定了一些管理規定。如當地一家三級醫院,該院表示決不允許科普傳播産品與利益掛鉤,避免産生不必要的風險和糾紛。
“此前,國家已有相關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或者進行一些線上違規違法之事,作為醫療機構一方,在鼓勵醫師打造個人IP的同時,也會對醫師的醫德醫風進行管理和約束。”該院一負責人稱。
相關新聞
2022年順德好醫生分享感人事跡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名潤、黃子寧 通訊員梁凱欣)8月19日是第五個中國醫師節。當日,“‘醫’心向黨 踔厲前行——2022年順德好醫生事跡分享會”在順德演藝中心音樂廳舉行。
經過綜合評審,順德區13個人及5團隊被認定為2022年“順德好醫生”,74個人及4團隊被認定為2022年“抗疫先鋒”。其中,今年5月在公交車上見義勇為、危急關頭沉著冷靜穩住車輛,挽救司機生命的邱文蕊,獲得了2022年“醫者仁心 年度人物”稱號。
現場,獲得今年“順德好醫生”稱號的醫師們在現場分享自己從醫的點滴,也有患者家屬現場講述醫生與他們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在分享會舉辦之時,還有不少醫生還奮戰在支醫和抗疫防疫一線。獲得今年好醫生稱號的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醫生李緒輝,堅守在黔東南的駐點醫院中幫扶帶教;獲得抗疫先鋒稱號的醫生譚豪傑,堅守在流調溯源一線開展流調工作。
分享會上,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劉智勇對獲得“順德好醫生團隊”稱號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中醫院)腫瘤中心頒發了獎盃,對獲獎者表示祝賀,並帶來對全區醫務工作者節日的問候。順德區副區長柯宇威在致辭時對順德醫務工作者給予了肯定,並向全區醫師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由衷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