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近期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共臺灣工委為何遭受大破壞》的文章,披露和回顧了新中國解放初期,中共在臺灣的地下黨組織是如何被破壞的。
全文摘編如下:
1949年解放戰爭凱歌高奏時,解放臺灣成為最後一項戰略任務。毛澤東在這一年7月曾提出“我們必須準備攻臺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內應和空軍”。這時所説的“內應”便是島內地下黨組織,可惜的是幾個月後這一組織便遭受了大破壞──
中國共産黨領導民主革命時期,臺灣也有部分革命者建立和發展過共産黨組織,不過卻因島內的特殊情況屢遭破壞。在解放軍開始籌劃渡海攻臺而急需內應時,1950年初中共臺灣工委卻遭到近乎覆滅性的損失,組織基礎薄弱、指導思想急躁和領導成員的腐敗是其主要原因。
“老臺共”失敗後中共于1945年建立臺灣工委
臺灣于1895年被日本侵佔後,島內人民仍同大陸保持著密切聯繫,一些進步青年回大陸學習時接受了共産主義思想。如島內的女革命者謝雪紅在1925年便於上海參加五卅運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年底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同鄧小平、蔣經國為同期同學。1928年4月,以旅滬臺灣革命青年為骨幹的臺灣共産黨在上海租界一家照相館的二樓上成立,後被人俗稱“老臺共”。臺共書記為林木順,蔡前(後改名蔡乾)、謝雪紅等為中央委員會成員。
臺共在中共中央幫助指導下建立,不過按照共産國際關於殖民地黨組織應歸宗主國黨組織領導的原則,當時的名稱是“日本共産黨臺灣民族支部”,歸日共領導。臺共建立後即返島發動群眾,于1929年在臺灣中南部通過“農民組合”發起小規模暴動,日本警方隨之展開第一次“臺共大檢肅”,逮捕了許多骨幹。隨著日共組織在本土被破壞,1931年日本警方在全島發動第二次“臺共大檢肅”,抓捕了臺共領導謝雪紅等人並判重刑,導致組織瓦解,只剩少數人隱蔽民間或潛回大陸。如蔡前回福建後進入中央蘇區,作為臺灣代表參加了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後跟隨紅軍長征到陜北,抗戰時還任過八路軍敵工部部長。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隨後國民黨軍由美軍運送接收臺灣,中共中央也決定在這塊回歸祖國的省份建立組織。當時在延安的蔡前是唯一有紅軍資歷的臺灣幹部,雖然此前犯過生活作風錯誤,中共中央鋻於他熟悉島內情況並經過長征考驗,還是任命此人為臺灣省工委書記。9月間蔡前由延安出發,12月到達江蘇淮安,同在華中局工作的臺灣籍幹部張志忠等人會合,再分批到滬以返臺。1946年4月,工委副書記張志忠先行到達臺北,7月間蔡前(後改名蔡乾)抵達,並聯絡島上的謝雪紅等人秘密建立組織。由於臺灣受日本半個世紀統治,大陸革命風潮對島內影響小,群眾對共産黨缺乏了解,工委一年內發展黨員不過百餘人。
國民政府剛上島接收時,臺灣知識分子大多對重歸祖國感到興奮,隨後又對國民黨“接收大員”的搜刮惡行極度失望,不少人對共産黨産生嚮往並要求入黨。不過其中一些人出於趕時髦,革命意志並不堅定,遇到風浪便出現逃避,李登輝便是其中一個典型。
1946年9月,剛從日本回臺灣大學農學院就讀的23歲的學生李登輝曾申請加入共産黨,很快得到批准。1947年2月末發生“二二八”起義時,李登輝參加了一些宣傳,隨後因國民黨軍警特展開血腥鎮壓便躲避起來不參與活動。1948年夏天,畢業後已擔任臺灣大學助教的李登輝找到中共臺灣學工委要求退黨,並稱自己仍相信馬克思主義學説,卻不願過組織生活和受黨的紀律約束。當時組織上分析,李登輝是因害怕危險而退黨,經挽留無效後便予同意,不過此人還答應保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