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侍從室,作為當時中國最重要、最核心、最機密的一個單位,真是侯門深似海,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即。如果要進到侍從室裏去工作,那簡直比登天還要難。當時,成天仰望著這個光彩奪目的“聖殿”,想方設法要躋身進“聖殿”去陪侍君王的人,多得不計其數。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從政治上來説,誰能進入侍從室,誰就是“黨國”最忠誠可靠的棟樑,就是蔣介石最信得過的人,就身價百倍,無尚榮光。
從經濟上來説,侍從室待遇優厚,每個月的月薪比所有黨政軍機關多加發半個月,還有服裝費等額外補貼,逢年過節“委座”還有賞賜。至於“隱性”收入,對有的人來説誰也弄不清。據當過侍衛官的人著書披露,送錢送物以求巴結者大有人在,到高級飯店賓館吃喝玩樂、享受免費招待等等,則是家常便飯。
從仕途上來説,進了侍從室,前程燦爛自不待言,飛黃騰達指日可待。幹上幾年,離開時憑“委座”恩賜,提陞官職是不成問題的,撈個“肥缺”幹幹也是小菜一碟。正因為有上述種種“優越性”,多少人對侍從室趨之若鶩,多少人找關係走門路,削尖腦袋往侍從室裏鑽。
但是,蔣介石對侍從室人員的任用,卻控制得特別嚴。尤其是參謀、秘書、機要、警衛等人員,都要親自看審查表,都要親自談話,進行當面考核,不讓下面越俎代庖。蔣介石的用人標準,歷來有“黃、陸、浙”之説。而對進侍從室的人員,還有特別的標準。首先,要看這個人是否黃埔軍校、陸軍大學出身。如不是,則要看他在蔣政權中乾了多少年,表現如何。
其次,要看這個人的籍貫在哪,家境如何,浙江人優先考慮。據段仲宇説,他進侍從室二組以前,二組成員大都是浙江人,其他省籍的人極少。
最後,還要看保薦人是誰,與自己的親疏如何,任用人與保薦人是什麼關係,等等。
中國古代歷來反對任人唯親。而蔣介石對侍從室的用人標準卻一反古訓,實際上強調的是任人要“親”,越“親”越重用。如侍衛長(後任軍務局長)俞濟時是交通部長俞飛鵬的侄兒,而俞飛鵬則是蔣介石的表兄弟;曾任副侍衛長兼侍三組組長的蔣孝先,是蔣的族孫輩;蔣介石的親隨侍從副官蔣孝鎮,和蔣孝先是兄弟輩;蔣孝先在西安事變中被打死後,繼任侍三組組長的王世和,是奉化人,和蔣有親戚關係;侍二處秘書周鴻濤,是蔣經國的表弟;在侍從室任機要秘書達十多年之久的俞國華,其父俞鎮臣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侍從秘書陳舜耕,其父陳杏佳與蔣介石是結拜兄弟,姐姐陳志堅和蔣介石妻子毛福梅是結拜姊妹……這麼多沾親帶故的人集中在侍從室,有力地説明瞭蔣介石任人唯親的用人路線。
看到這裡,讀者自然明白:蔣介石對進入侍從室的人員,一定要確信其絕對忠實可靠,保證萬無一失以後,才能批准任用。他蔣介石是絕對不會讓一個不放心的人侍奉在側的。否則,那該多危險呀!
那麼,本書主人公段伯宇、段仲宇昆仲,是河北人而非浙江人,和蔣介石又不沾親帶故,他倆為什麼能先後進入侍從室工作,並開創了同胞兄弟都在這個核心單位工作過的絕無僅有的記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