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寫真:臺灣客家文化在傳承中謀新生

時間:2012-10-29 09: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被稱為全臺灣第一座“活的客家文化館”的臺中東勢土牛客家文化館,由土牛劉傢夥房歷“921”大地震大劫重建而立,館內一口經粘補修復的百年大水缸,不僅見證這段歷史,如今更是魚戲蓮動,生機綿長。

  在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地區,生活著400多萬客家人。他們的先祖于300多年前來自同一個故鄉——中國大陸,胼手胝足、瀝血流汗,將蠻荒之地開闢成片片田園。歲月滄桑,客家兒女如今仍以堅忍不拔、勤勞開拓的客家精神,守護著一座座“客家莊”,與時俱進演繹新的篇章。

  記者近日走訪多地傳統的客家人聚落,領略濃濃客家風情。

  “臺灣南部客家人的歷史是300年,北部客家人的歷史是200年,東部客家人的歷史是100年。”屏東美和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曾喜城這句話,清晰勾勒出客家人在臺的歷史。

  慎終追遠的臺灣客家人,重視保存和記錄祖先的傳統文化。這一點在各地客家祖廟即可窺見。目前臺灣的客家祖廟保存相當完好,許多祖廟被列為三級古跡。臺中的張家祖廟、豐原張達京古厝、屏東蕭家古厝等隨處可見原鄉遷徙痕跡。這些家廟保留了原鄉圍樓的核心部分,即圍樓中心部分的堂屋和橫屋。經過近200年變遷,一些祖廟建築融入了不少新元素,如臺中張廖家廟,就融入了閩南傳統建築的燕尾屋脊。祖廟正廳供奉祖先牌位,正廳上方高懸堂號,如“潁川堂”、“發祥堂”、“清河堂”等,是客家傳統最重視的追祖溯源的象徵,讓後代子孫緬懷祖先不忘根本。

  隨著時代變遷,“客家莊”早年用於禦敵的石圍墻已淡出歷史,而其格局則變化不大。“客家莊”基本上以寺廟為中心,向外延伸成街市及民房,各類寺廟香火旺盛,顯示出客家人傳統的宗教信仰至今綿延。所供奉的神明,包括觀音、媽祖、定光古佛、“三山國王”、“文昌帝君”、“關公”等。每逢重要節慶時,這些寺廟都要舉辦各種祭祀活動,熱鬧非凡。

  “晴耕雨讀”的客家人,于勤勞農耕之際,敬重文明、重視教育。傳統“客家莊”基本上都建有專供集中焚燒字紙的“惜字亭”。彰化醒靈宮有全臺最高的“惜字亭”,美濃客家文物館專門陳列有“惜字亭”。客家人敬重紙、字,不得隨便毀棄,必須放到“惜字亭”焚燒,每年農曆正月初九還舉行“送紙灰”儀式,以示對知識、文化的敬重,這種習俗延續至今。

  一襲藍衫是客家人的傳統打扮。高雄美濃區永安路口的“錦興行”藍衫店,是全臺灣僅存的老字號藍衫店,以手工製作傳統客家服飾聞名。店主謝國耀夫婦至今堅守祖訓,裁剪出客家人淳樸、勤勞、節儉的客家精神。

  近年來,臺灣重視客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先後在多地興建客家文化園區、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等。于2005年開園的新北市三峽客家文化園區,主打“都會客家”特色,注重“流動與溝通”,展示客家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體現客家文化的包容性與時代性。遊客在此可體驗擂茶、纏花手工藝等項目,親身融入到客家文化之中。

  今年5月開園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已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每天園區內人潮涌動。該園區以實物及電子影音等設備,引領人們走進客家,認識客家,了解精彩絢麗的客家傳統文化。

  美濃客家文物館對客家文物和史料的保存完整而豐富。所展示的文物及器具,包括耕田的牛車、脫粒機、蓑衣、籮筐等生産生活工具,書房、祖堂以及客家傳統服飾等,每一件展品都是客家精神的展現和一段歷史的見證。

  隨著時代發展,不少臺灣客家有志之士在推動客家文化傳承的同時,致力於讓客家文化獲得新的活力,在更大範圍得到發展。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即是其中一員,他率領由弱勢人群構成的多元就業團隊,在傳統客家莊太平區頭汴坑深耕10餘年,使客家藍染在臺中重放異彩。他説,“將把頭汴坑的藍染帶給更多的人、更遠的地方,將客家文創産業發揚光大。”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長彭惠圓也表示,要不斷加強與大陸原鄉的交流,促進更多的合作。(記者 楊傑 陳立宇)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