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84歲高齡的姚琢奇老先生,身體硬朗,聲音洪亮,操一口還略微留著上海口音的普通話。他被譽為臺灣“戰地記者第一人”,2011年9月曾獲臺“國防部長”高華柱頒發“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
提到1970年登上釣魚島,姚琢奇還記得很多細節,40多年都不曾磨滅。姚琢奇早已退休,如今仍然擔任“軍事新聞研究會”會長,時常會出現在各類軍事新聞節目中。
接到導報記者的採訪電話邀約,姚老先生很爽朗地答應了,他一點都沒有遲疑,非常愉悅地分享了當年登島的點滴瞬間。
背景:1970年代臺灣“保釣”興起
在臺灣新聞界,姚琢奇是絕對的老前輩。1928年出生於上海的姚琢奇,1949年2月底來到臺灣,曾經在部隊長期服役。戰爭結束後,便因為愛好使然,成為一名攝影記者。在1970年登上釣魚島之前,姚琢奇已任《中國時報》的攝影科科長,同時兼任美國合眾國際社的攝影師。
姚琢奇説,其實在1970年之前,他就因為採訪有機會在飛機上看到過釣魚島。姚琢奇回憶,那是1968年前後,當時有艘挂巴拿馬國旗的“銀鋒號”報廢船在駛往臺灣準備拆解的途中被颱風刮到了釣魚島附近擱淺,中國時報社就包了架小飛機飛到釣魚島,而姚琢奇就負責拍照。
姚琢奇肯定地説,當時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都不知道釣魚島底下有石油,因此很少有人關注這個島,大家都沒把它當回事,也沒有任何軍隊在“駐守”。所以,自己在1970年9月2日登上釣魚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租個船,順水順風,一路就到釣魚島了。姚琢奇説,日本人都是後來才派人去進行所謂的“防務”,“所以後來的登島,真就是要冒很大危險的”。
姚琢奇介紹,大約在美國宣佈將釣魚島列嶼的行政管理權交給日本的時候,臺灣上下這才開始關注釣魚島問題。
選拔:挑“根紅苗正”的記者登島
在關注釣魚島熱潮的背景下,《中國時報》當時的採訪部主任汪祖貽提議派記者上島考察,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老闆余紀忠的認可。按姚琢奇的分析,當時老闆會同意並決定派人上島的動機與其説是“宣示主權”,不如説是為了打敗競爭對手而為。
當時臺灣報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各家報紙都在搶新聞,力爭獨家。所以,當姚琢奇等人被選為登島人選之後,一直對外保密,只有少數高層知道。而被選定的這些記者,對外,是以出海了解休漁期捕魚新聞的名義報備的。
姚琢奇強調,因為這件事的性質相當於報館自己製造新聞,有些越界,所以余紀忠還是很小心,生怕惹來太大的麻煩。比如,在人選方面就頗費了一番週折。姚琢奇説,他是“國民黨青年軍”出來的,與當時國民黨秘書長張寶樹有私交。文字記者宇業瑩是抗日遺族(烈士)子弟,在南京的遺族學校長大,填表時家長欄填的是蔣宋美齡。另一位文字記者劉永寧的父親是國民黨“立法委員”,這兩人的後臺顯然都很硬。“唯一沒有後臺的是蔡篤勝,但他是報紙駐基隆記者站的記者,他負責找船,聯絡具體事務!”姚琢奇笑説,最後選定的人都可算是“根紅苗正”,且一般人輕易都“動”不了的!後來的事實,也充分證明余紀忠的考量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