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宋美齡如何完成從小肥妞到“男人的迷魂藥”轉變

時間:2011-02-17 09:10   來源:東方早報

  核心提示:而從女子學院畢業歸國時,宋美齡已經出落成了瘦削、華貴、得體的美人兒,帕庫拉女士將當時的宋美齡形容為“男人的迷魂藥”。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2009年11月9日第A26版,作者:朱潔樹,原題:《“一隻美麗的小手劃過自己的喉嚨”》

  1943年2月,為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更多支援,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特使訪問美國。她在白宮住了十一天,她的風度和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的敬佩。同時,羅斯福夫人在和宋美齡交往期間,也見識了她的黑暗一面。美國傳記作家海納帕庫拉在新作《最後的女皇》中披露了羅斯福夫人的記錄:當她詢問宋美齡如何搞定難對付的工人領袖時,“她沒有説話,”羅斯福夫人寫道,“一隻美麗、小巧的手輕輕劃過自己的喉嚨。”

  在中國歷史上,宋美齡堪稱是位傳奇女性。生於中國,留學美國,她曾這樣描述自己:“唯一可以區別我和西方人的,就是我的這張臉蛋。”她的交際才能過人,身為蔣介石夫人,她在國際舞臺上留下了優雅綽約的身姿。1937年,《生活》雜誌稱她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1938年,宋美齡和蔣介石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人物。1941年,海明威在重慶和她共進晚餐時稱她為中國的“女皇”。

  近日,美國知名女性傳記作家海納帕庫拉(Hannah Pakula)完成了最新的傳記作品《最後的女皇》,以787頁的篇幅及大量生動的細節,詳盡描述了宋美齡漫長、傳奇而又豐富的一生。

  從小肥妞到“男人的迷魂藥”

  宋美齡出生於1897年的上海,在6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4。她的父親宋耀如原名韓教準,年幼時隨舅舅到美國打理絲茶生意,並成為舅舅的嗣子,因而改姓為宋。宋耀如20歲于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神學院畢業後,以傳教士身份歸國,並在上海靠賣聖經發了財。他相繼有了宋靄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和宋子安。他們6個孩子在父親的安排下,接受的幾乎都是西方的教育,從思維方式,到餐飲習俗和宗教信仰。

  拋棄當時舊中國的思想,宋耀如希望他的女兒可以像兒子一樣學習文化。宋美齡6歲進入上海三一堂女塾,10歲時她又到美國,在新澤西州和佐治亞州的學校就讀,其後進入衛斯理女子學院。

  當她1913年抵達衛斯理女子學院時,帕庫拉女士描述説,宋美齡有一口在佐治亞州染上的“斯嘉麗奧哈拉的口音”,她“個子小小的,有點嬰兒肥,圓圓臉蛋,看起來孩子氣,短髮,額前梳著劉海”。

  而從女子學院畢業歸國時,宋美齡已經出落成了瘦削、華貴、得體的美人兒,帕庫拉女士將當時的宋美齡形容為“男人的迷魂藥”。對於宋美齡,帕庫拉懷著女性的同情,宋美齡回到的世界是一個依舊將女人視為丈夫的妻子和兒子的母親的時代,她得自個兒探索生活的方向。此時的她,不僅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女性,也是懷著新思想的新女性。她參加所有時髦的派對,同時,也懂得利用自己的魅力和交際手段為一些慈善團體籌款。

  讓羅斯福夫人見識黑暗一面

  1920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初次見面,他立刻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帕庫拉描述蔣介石“總是喜歡穿著樸實的棉質制服,而且既不抽煙,也不喝酒”。1927年12月1日,蔣宋兩人于上海舉行婚禮,這一結合曾被一語雙關地稱為“(蔣)中(正)(宋)美(齡)合作”。

  1943年2月,為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更多支援和同情,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特使訪問美國。她成為美國羅斯福總統和夫人的貴賓,在白宮住了十一天。她的風度和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的敬佩。同時,羅斯福夫人在和宋美齡交往期間,也見識了她的黑暗一面,當她詢問宋美齡如何搞定難對付的工人領袖時,“她沒有説話,”羅斯福夫人記錄道,“一雙美麗、小巧的手輕輕劃過自己的喉嚨。”

  她出色地完成對美國募款的任務,並於2月18日在國會發表演説,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説的中國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帕庫拉注意到宋美齡在演講中喜歡使用一些深奧的英語單詞,使得在座的新聞記者不得不手忙腳亂地查詢字典。

  同年11月份,宋美齡隨蔣介石出席中、美、英首腦開羅會議,由於蔣介石不會説英文,翻譯工作全部由宋美齡負責,這位傑出的女性穿梭在蔣介石、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之間,充分顯示了她的外交才能。連羅斯福事後都表示:“我對蔣先生印象十分模糊,似乎對他的認識,全部是通過他的夫人的。”丘吉爾也説:“這位中國女人可不是弱者。”

  在這一系列歷史事件中,儘管宋美齡都是重要的親歷者,但關於她個人的故事常常退為背景。帕庫拉的新作則暴露了宋美齡很多無關大局的私密細節。

  帕庫拉還認為宋美齡在美國期間曾與溫德爾威爾基——在1940年的總統選舉中輸給了羅斯福的共和黨候選人——持續了一段曖昧關係。

  在曼哈頓的最後歲月

  抗日戰爭之後,國共進入對峙時期,1948年底,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一路失守潰敗,蔣介石為了爭取美國的再次支援,將宋美齡再次遣派至美國,然而卻被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冷凍處理,計劃失敗。帕庫拉認為杜魯門總統覺得宋美齡愛財,因為他把蔣介石稱為“提款機”。同時,帕庫拉女士寫道,“國民黨在表面看上去是非常完美的組織,而唯一的錯誤就在於腐敗的領導層,他們承諾謊言,榨幹了老百姓們的血淚錢。”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宋美齡來到臺灣與丈夫蔣介石會合,1975年蔣介石病逝于臺北,隔年宋美齡離開臺灣,遠走美國,在那裏度過晚年,2003年去世,享年106歲。宋美齡膝下無子,她的丈夫在婚前就染有性病,帕庫拉女士寫道,因而他很可能不能生育。

  帕庫拉詳述了宋美齡在瑰喜廣場10號的最後歲月。在曼哈頓上東城一所雅致的房子裏,她養了三條狗(兩條比熊,一條約克夏),雇了24個傭人。曾有鄰居抱怨從她的18個房間的公寓裏傳出的飯菜的異味,另外宋美齡家裏有滿滿一櫃子的金條。

  帕庫拉此前曾為羅馬尼亞的瑪麗皇后和德國的腓特烈皇后寫過傳記。在這本新作《最後的女皇》裏,帕庫拉通過對政治歷史的研究,抓取宋美齡生活中的細小點滴,以講故事的口吻,生動地敘説了宋美齡的一生。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