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為何魯迅不“敢”指名道姓罵蔣介石而胡適“敢”

時間:2011-01-20 08:31   來源:鳳凰網歷史

  核心提示:1930年5月7日晚,魯迅應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李立三之約,往爵祿飯店與李會面。李立三對魯迅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你在社會上是知名人物,有很大影響。我希望你用周樹人的真名寫一篇文章,痛罵一下蔣介石。”魯迅當即回絕:“文章是很容易寫的。不過,我用真名一發表文章,在上海就無法住下去,只能到外國去當寓公。”可見,在魯迅看來,一旦用真名發表過於激烈、過於直白、指名道姓地罵蔣介石的文章,就越過了當局的容忍限度,就等於是跳出了“壕塹”、爬出了“坦克車”,就是在“赤膊上陣”。而不願意走到這一步,也是符合魯迅一慣的處世方式的。

魯迅(資料圖)

  文章摘自《往事何堪哀》 作者:王彬彬 出版:長江文藝出版社

  問題的提起

  魯迅與胡適確實有著多方面的可比性。而最近幾年,將這二人放在一起談論、比較者,也時有所見。當然,這些論者的視角、眼光和結論,往往是頗有差異的。從是否指名道姓地罵過蔣介石這一角度對魯、胡二人進行比較,我也不只一次地從他人的口頭或筆下見識過。這種比較的理路是,1927年後,魯、胡二人都長期批評過國民黨,但魯迅卻從未指名道姓地斥責過作為國民黨“黨魁”的蔣介石,而胡適則在有生之年多次這樣做過。從這一事實,便能夠“邏輯”地得出這樣的結論:胡適比魯迅更有勇氣、更富於戰鬥精神、更不在乎一己安危;或者説,與胡適相比,魯迅更世故、更善於自我保護、更膽怯懦弱。這種角度的比較,還是以這樣的背景為前提的: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直強調“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一直説魯迅在與國民黨政權的鬥爭中是“毫無畏懼”的,是“前腳跨出門去,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來”的,一直把魯迅説成是“民族魂”;而對胡適,則加諸種種惡謚,説他是國民黨的“走狗”,説他軟弱妥協,説他稍遇壓力便“寧彎不折”------而今天從是否指名道姓地罵過蔣介石這一角度對二人進行比較,則無疑有著“撥亂反正”、“把顛倒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之意。

  僅僅在是否指名道姓地罵過蔣介石這一點上做文章,殊是無謂。但這一問題確又是牽一髮而動“二”身的那根“發”。從這一角度出發,深究下去,會接觸到魯、胡二人不同的政治觀念、現實姿態等一系列大問題。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