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今,兩宮太后既不如孝莊那般具有運籌帷幄的能力,恭親王也沒有多爾袞那樣一句頂一萬句的威望,實力對等的前提下,真正的權力分享與制衡便得以成型,並且日益固化為“一國兩制”,成為大清國“晚年”的主旋律。即使在恭親王被貶的“甲申易樞”(1884年)中,也並沒有出現後世主流史家所説的太后專政局面,無非以醇親王奕譞頂替了恭親王奕?,依然是親王輔政。到了宣統朝,則形成了攝政王載灃與隆裕太后的“叔嫂共和”局面。縱觀清史,孝莊太后/多爾袞、慈禧太后/恭親王奕?、慈禧太后/醇親王奕譞、隆裕太后/醇親王載灃,成為四組“叔嫂共和”的搭檔。
本文摘自《絕版恭親王》,作者:雪珥,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這是一個“非誠勿擾”式的故事與一般愛情故事不同的是,這兩個人的恩怨情仇牽涉到了天下社稷、人間蒼生、乃至世界變局的宏大命題。小夥的名字叫作愛新覺羅 奕?,人稱恭親王;姑娘的名字叫作葉赫那拉 蘭兒,人稱慈禧太后。
有關恭親王與慈禧太后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如此演繹著。中國人很多時候都願意用這樣家長裏短的平民心態和八卦視角,來觀察那些曾經不可望、更不可及的偉大人物們,以便在艱難塵世中自我寬慰:彼此彼此,無非如此。
八九點鐘的太陽
有關恭親王與慈禧太后的任何八卦,自然于史無徵,甚至連那傳誦得更為廣泛的慈禧太后與榮祿的地下戀情,也只是康有為和梁啟超流亡海外後,為了鼓動華僑們捐出自己的血汗錢,而炮製出來的唐人街街頭肥皂劇,被英國的無良記者和文人加工後(即所謂的《慈禧外紀》),成了海內外推崇半個多世紀的“信史”。
即使在入關時豪放不羈的滿人,在執政者的位置上坐了200多年後,于禮教這一基本原則,甚至比漢人還能嚴防死守。當1861年咸豐皇帝在熱河與世長辭時,慈禧太后還只是個26歲的“二奶”,作為“大婆”的慈安太后,比她更小,年僅24歲,正是流年不利的本命年。留在北京的恭親王,剛剛處理完了與英法聯軍的艱難談判,英法不僅撤軍,而且轉過身來協助大清中央鎮壓太平天國。恭親王成為國際舞臺矚目的政治新星,此時,他也只是個28歲的青年幹部。恭親王趕往熱河奔喪,想向兩位寡嫂見面請安,起初遭到“八人幫”拒絕,理由就是叔嫂私唔,不合禮法。14年後(1875年),同治皇帝過世,他的皇后隨即自盡,儘管對其死因有很多猜想,但毫無疑問的是,她立即被中央宣揚為道德模範,樹立了有史以來級別最高的貞節牌坊。
恭親王與兩位寡嫂之間的共同之處,關鍵就是兩點:一、深感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八人幫”,日益跋扈,貴為太后和親王,卻毫無尊嚴與權威;二、他們都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深信世界歸根到底是屬於自己的,如果不能犯難一搏,今後的漫長人生都將在“八人幫”的陰影下度過。
在打倒“八人幫”的辛酉政變(也稱祺祥政變)中,除了主流觀點強調的各種利益團體的博弈和鬥爭外,作為政變發動方的兩宮太后和恭親王,他們那飛揚的青春,無疑是難以忽視的因素。正是這種朝氣,形成了他們冒險一搏的勇氣,也奠定了之後三十年改革開放(“洋務運動”)的基調。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這次政變的尖刀,對45歲的肅順和54歲的端華實行外科手術般“精確打擊”的,正是時年21歲的醇親王奕譞(光緒之父、宣統之祖父)。或許,這不只是兩個利益團體的搏殺,也是兩個時代的格鬥。
野史記載,肅順在臨刑前,引唐代杜牧的詩句作為絕筆:“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深宮鎖二喬”(七絕《赤壁》),此事果然為真,則“周郎”、“銅雀臺”、“二喬”的矛頭所指,很值得玩味。而高陽在他那著名的小説《慈禧全傳》中,更是繪聲繪色地記載道,肅順在死前跳腳大罵:“恭六,蘭兒!你們叔嫂狼狽為奸,幹的好事!你們要遭天譴!” 凡此種種,皆給熱衷陰謀論、酷愛八卦的看客們,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
一國兩制
年輕的叔嫂聯手奪得了政權,但在制度設計上卻犯了難。
合法掌握著最高權力的,是年僅6歲的同治皇帝,他需要輔政者乃至攝政者。而合法掌握輔政權乃至攝政權的“八人幫”,卻已經被打倒,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面對這種局面,叔嫂們創造性地進行了一場涉及根本的政治體制改革: “一國兩制”,即太后的“垂簾聽政”制度,與恭親王的“親王輔政”制度同時並存。
這兩種制度,雖然史有先例,但都是權宜之策,並不符合大清“祖制”,更不符合中國傳統的防止君權旁落的基本準則。自古以來,後宮、外戚干政都是正統朝廷所不容許的,而且,“垂簾聽政”很容易激發人們對武則天稱帝的無限遐想。至於歷史上的“親王輔政”,大多都演變成為篡位的悲劇,在通往最高權力的臺階上,這些血緣高貴得離帝座只有一屁股之遙的親王們,其實是睡在身邊的、最為危險的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