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古早味與剝皮寮:從古老到現代的文化創意

時間:2010-12-28 16:22   來源:濟南日報

臺灣老街巷

  古早味積澱的文藝鄉愁

  臺灣與大陸同宗同文,但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比如大家知道的單車與自行車,幼稚園與幼兒園等。説實話,去臺灣之前還真不知啥叫“古早味”,到了那裏,被臺北的朋友領到一家經營“古早味”的餐廳,才算明白其中的奧妙。

  “古早味”是閩南語常用的詞彙,指的是餐飲中的一種古老的風味,或者説是從前的風味,大致等同於大路上常用的“傳統風味”一詞。即根據舊時的烹制方法製作出來傳統風味食品,包括大菜、小吃和飲料等。臺灣人早年生活窮困,飲食也很簡單,食物以腌漬的手法居多,菜脯、竹筍幹、鹹菜、豬油拌飯都能隨手變為美味。而這種簡單料理做法影響到今天臺灣美食,但卻在代代傳承的祖傳秘方中,增加了近乎苛刻的精選食材、精雕細琢的手工製作。就連大陸傳過去的小籠蒸包,也被他們做成了島內外文明的“鼎泰豐”品牌。

  在現代社會文明的加速發展和中西文化的巨大撞擊下,“古早味”這類久遠的味道流傳至今,反而變得新鮮,繼而成為臺灣美食的一大特色。這無疑反映了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文化的特色、堅守與傳承便成了有識之士的必然訴求。不僅如此,經營古早味的一些餐廳,從門面到內部裝飾,從食具到廳內擺設器物無不極具懷舊風格,與古早味協調一致。擴而大之,“古早味”還滲透文學、音樂、美術、建築及展覽展示等各個領域,懷舊風潮一浪高過一浪。

  早在1982年,在美國紐約浪跡多年的羅大佑回到臺灣,出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的第一首主打歌《鹿港小鎮》便極具“古早味”。歌中唱到:“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他轉而唱到:“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繁榮的都市過渡的小鎮,徘徊在文明裏的人們。聽説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墻,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門上的一塊斑駁的木板刻著這麼幾句話:子子孫孫永保祐世世代代傳香火”。他的可謂振聾發聵的歌聲猶如一聲聲吶喊,在當時的臺灣島上引起了很大的波瀾。他雖是一位歌者,卻代表著一大批有識之士對現代化的進程中城市急劇膨脹,古老文明漸漸逝去等等所表達出來的迷茫、無奈、傷感和思考,概括地説是一種“文化的鄉愁”。

  時光打磨的舊日風華

  如果説將近30年以前的羅大佑還被認為是“憤青”和叛逆的話,今天的臺灣,有很多人和他走在了一起。一些越來越少見的老建築、老街區,也被臺灣人當做傳家寶收藏、保護和利用起來,從而成為臺灣的一種文化現象和時代風潮。剝皮寮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就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剝皮寮,是臺北市一個老街區的地名,位於萬華區廣州街,康定路及昆明街所包圍之街廓。早在清代,臺灣南、中、北部有三大繁華城鎮,即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一府”指的是臺南府,“二鹿”説的是羅大佑歌中唱到的鹿港鎮,“三艋舺”便是萬華區的老地名。如今,老艋舺的風貌伴著歲月的流逝大多不見了,只有這條有著怪怪名字的街道還依稀可見艋舺時代的韻味。

  剝皮寮不僅聽起來異樣,來歷也眾説紛紜。流傳較廣的説法是清朝時期由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1799年清嘉慶四年,初見此地名為“福皮寮”。清道光年間直至清末,老街被稱為“福地寮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則稱為“北皮寮街”,由於北皮寮的閩南話發音與剝皮寮相近,二戰後才出現俗稱的“剝皮寮”。

  剝皮寮街道不長,僅三四百米,寬約3米,蜿蜒兩側的多是一二層高的磚木結構房屋,紅磚映襯黑瓦和深褐的木門、木窗。這裡既有清代街屋、精緻日式洋房,還有閩洋融合混搭的騎廊建築。諸如茶館、錶店、私塾、米鋪、浴室、理髮店、照相館、旅館、醫院、報館等店舖一應俱全,有些都是老字號,像長壽號茶桌仔、秀英茶室、日祥旅社、宋協興米號、懷安醫院、太陽制本所等等。1996年,臺灣導演侯孝賢的故事片《戀戀風塵》就在剝皮寮“太陽制本所”取景,詩意鏡頭,寫意風格,驚鴻一瞥地留住剝皮寮的風華。如今,時光的打磨使這些建築斑駁頹然,一派古舊氣息。置身於此,恍如隔世。

  老街自然少不了故事。街道中間原有座私塾,一側的墻壁上寫著這樣的話:“猶得敲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三兩行,梨桃百餘樹。撥蒙密兮見窗,行敲斜兮得路。”戊戌變法後,章太炎遭清廷通緝南渡臺灣後,在這裡避難居住,度過短暫的時光,並在此寫過十幾篇文章。而上述文字則是章太炎抄錄自南北朝時期庾信的《小園賦》。老街因此與這位國學大師結緣。

  臺北地方史研究者説,剝皮寮老街得以保存可以説是陰差陽錯。剝皮寮緊挨著在當地十分有名、在校生曾逾萬人的老松小學,早在1945年政府就將剝皮寮列為校舍預定地。1988年,臺北市政當局進行剝皮寮土地徵收,直到1999年6月16日,剝皮寮才進行清空,住戶遷離。因為當局行動遲緩,讓臺北文史工作者有機會呼籲政府保存剝皮寮老街,最終推動剝皮寮古街歷史風貌維護計劃的實施。2003年8月,臺北市教育當局成立剝皮寮古跡保護再利用經營團隊———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並從2004年開始,斥資3.4億元新台幣,將這裡整舊如舊,建設成歷史文化街區,2009年8月剝皮寮老街整修工程竣工。

  從古老到現代的文化創意

  在這條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賦予了很多新意的老街上,“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無疑成為最耀眼的一抹亮色。中心內利用改造後的老房舍,設有教育空間、展示空間、公共服務空間、行政空間和收藏空間。僅教育空間裏,就有形式多樣的寓教于樂的陳列及遊戲設施,如老民宅、老課堂、老教具、老課本、人力車、老收音機等等,供兒童們在玩樂中了解老街的過去。我來時就看到不少來來去去的小學生乃至託兒所孩童,在老師或家長的引領下津津有味地參觀。

  一些如老旅社、老照相館、老西藥店、老餐館、老雜貨店還是過往的鋪面,當年門上的牌匾,墻上的廣告雖已褪色卻依稀可見。儘管大多不在經營,只是復原陳列,留給人們的依然是身臨其境的感覺。一些時尚男女更是將這裡作為拍攝婚紗和藝術照的外景地,把老邁的街區裝點得新意盎然。

  這裡的經營團隊利用這些展示空間經常舉辦各類展覽展示活動。開街時,這裡舉辦了“剝皮寮藝條通古街文化節”,在此進行文化與藝術、傳統與創新的對話,將隱沒在蜿蜒巷弄的傳統人文及景觀變遷的歷史見證,透過藝術文化展演、主題講座、藝術導覽培訓等教育活動,賦予嶄新的歷史使命。2010年9月,剝皮寮老街修復開放一週年,推出艋舺興百工起“福虎生豐 開工大吉”特展,展示臺灣老品牌區、産業區與工藝區,將百年傳統的鑄字工藝、金銀樓、傳統餅鋪、紙糊店、香鋪等傳統文化一一再現。而“翻開老相簿——— 剝皮寮影像記憶展”則更勾起了老街上老住戶的難忘記憶。此外,這裡舉行的“混搭——— 臺北當代藝術展”等,也都受到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

  臺北市文化當局為推廣剝皮寮可謂煞費苦心,資助電影《艋舺》在此拍攝就是一例。不想電影一炮而紅,2010年春節前首映,臺灣本地票房超出《阿凡達》近3倍,最終票房達到2億多元新台幣。拍攝結束後,臺北市文化當局斥資400萬元將已搭建完成的拍攝場景予以保留與強化,以實際行動鼓勵本土電影“在地拍攝”,並推動萬華區的文化旅遊産業。正式開放一年多來,已吸引了近百萬人次參觀,短時間內成為臺北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很顯然,剝皮寮不但是老臺北、老艋舺的歷史縮影和文化地標,更成為當下臺北時尚文化創意園區。

  不只是剝皮寮,在臺灣,這樣的歷史文化街區,或者説是文化創意園區還有很多。像南臺灣的高雄港將碼頭上廢棄的倉庫、廠房改作展覽館和畫廊。在鹿港、在宜蘭,也都有些類似的好去處,讓你去追憶和憑吊臺灣的舊日時光。聯想起來,我們濟南的魯菜中不乏“古早味”,我們濟南的老街巷也有或者曾經有過類似的“剝皮寮”,真盼望富有濟南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園區早日建成。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