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老兵回憶抗戰:一個日本傷兵守著暗堡一天一夜

時間:2010-12-06 09:41   來源:鳳凰網歷史

  核心提示:轟炸不起作用,面對似乎堅不可摧的日軍地堡,中國軍隊只能以士兵的生命為代價,一米一米地向前推進。面對中國遠征軍的進攻,日軍拼死抵抗,遠征軍正面和側面遍佈日軍火力,再加上日軍大炮和轟炸機的配合,至6月20日,遠征軍已傷亡近3000人,但松山主峰子高地仍控制在日軍手中。

  在閻啟志的記憶裏,日軍非常兇悍,每射出一發子彈,必須要打死或打傷敵人,不然他們就絕不開槍。他説:“日本人那個頑抗勁就沒法説了,一個傷兵,守著個暗堡一天一夜。”

抗戰中的中國炮兵

  本文摘自:《我的抗戰》,作者:《中國傳奇2010之我的抗戰》節目組,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親歷者

  張羽富——時為第八軍工兵營戰士

  閻啟志——時為炮兵十團一營戰士

  曹含經——時為第八軍八十二師二十六團戰士

  崔化山——時為榮三團一營二連班長

  李文德——時為第七十一軍二○六團衛生員

  付心德——時為七十一軍野戰醫院醫生

  早見政則——時為日本陸軍第一一三聯隊上等兵

  編導手記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兩個松山之戰。一個發生在明朝末年的東北,一個發生在抗戰時期的滇西。前者我一直很感興趣,是因為洪承疇。後者我同樣感興趣,是因為《我的團長我的團》。這一節的故事屬於後一個松山之戰,沒錯,就是發生在1944年的那場血腥戰鬥,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南天門戰役的原型。

  這一節,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公。如果一定要我給出一個主人公來,那我只能説松山戰役就是這個故事的“男一號”,和他相比,所有的戰役親歷者都只能是配角。

  也許正因為是配角,他們的事跡無人知曉;他們的屍骨不知所終;他們的墓碑空無一字。

  在戰爭面前,一切都只能是配角。比起將遺體交給山野的戰友們而言,這些無字碑下的英雄們還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可以得到後人的瞻仰——雖然來過的後人們並不算太多,墓地裏最常見的,還是那些日益衰老的老兵們。

  這是我所做過的選題中最血腥最殘酷的一個,不是因為我有此癖好,而是因為歷史上的松山就是如此。那些殘忍的近乎赤裸的影像,加上老兵們貌似平靜的敘述,將原本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到的血腥和絕望轉嫁給了我們,讓我們一旦知道,就再也無法忘記。我甚至開始懷疑,就在此時此刻,在我們太平無事、機械地、自足地生活著的同時,在世界上某一個仍然籠罩在硝煙中的角落,還在發生著什麼?

  兩個素不相識從未謀面的人,第一次相遇就要以死相拼——這就是戰爭。

  看採訪素材的時候,有段畫面讓我始終難忘:夕陽下,簡陋的南方農舍前,一位老農打扮的老兵對著錄影機激動地説:“你們這些搞電視的,電視上的東西都是假的,知道什麼是打仗嗎?知道什麼是槍林彈雨嗎?那槍,真的就像林子一樣;那子彈,真的就像下雨一樣,那真的就跟下雨一樣啊!”出於對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禮貌,坐在一旁的老伴急忙插嘴:“拍電視嘛,哪有那麼容易。人家要是不拍,誰知道你們的事啊?”

  最終,由於播出時長的限制,我還是沒能將上述這段畫面編進片子。28分30秒的時長,要講的東西、想講的人都太多太多了。也許就如同這場60多年前的戰爭一樣,有些東西,註定無法留下痕跡。

  二次入緬決戰松山

  1942年3月8日,日軍攻佔緬甸首都仰光,切斷了滇緬公路南端運輸。當時,滇緬公路是中國最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為了確保這條交通線的暢通,十萬中國遠征軍①正式入緬,聯合英美軍隊共同抗日。但是,由於盟軍之間的配合失誤,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遠征軍在緬北戰場便敗局已定。

  5月5日,由於日軍已兵臨怒江西岸,國民政府被迫炸毀連接怒江兩岸的唯一橋梁惠通橋,滯留緬北的中國遠征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1942年夏季,除少數戰士隨英軍退入印度外,大部分戰士被迫走進野人山,準備從這裡繞道回國。

  野人山,位於緬甸密支那以北,也被稱作胡康河谷,是一片延綿數百里的原始森林,因曾有野人出沒而得名。在這裡,滿山遍野都是藤蔓、茅草、荊棘,山大林密,瘴癘橫行。遠征軍退入野人山後,僅僅過了10天就斷糧了,再加上環境惡劣,許多戰士都犧牲在這片方圓數百里的無人區中。

  據戰後統計,在長達兩個月的撤退中,有將近5萬名遠征軍官兵,因饑渴疾病而永遠留在了野人山,最後集結于印度和滇西的遠征軍部隊,僅剩4萬餘人。在這4萬名死裏逃生的遠征軍官兵中,有一名筆名叫做穆旦②的年輕詩人。幾年後,親身經歷野人山撤退的他,寫下了一首詩歌——《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在陰暗的樹下,在急流的水邊,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無人的山間,

  你們的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

  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

  那刻骨的饑餓,那山洪的衝擊,

  那毒蟲的嚙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們受不了要向人講述,

  如今卻是欣欣的樹木把一切遺忘。

  過去的是你們對死的抗爭,

  你們死去為了要活的人們的生存,

  那白熱的紛爭還沒有停止,

  你們卻在森林的週期內,不再聽聞。

  靜靜的,在那被遺忘的山坡上,

  還下著密雨,還吹著細風,

  沒有人知道歷史曾在此走過,

  留下了英靈化入樹榦而滋生。

  1942年8月,日軍佔領緬甸全境,殘存的中國遠征軍全部撤出緬甸,第一次入緬作戰宣告結束。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