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胸懷博大而又慈善質樸,對人民群眾充滿了感情。進入中南海後,他仍然保持著服務人民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閱讀和回復人民來信,並在休息的時間去農家走訪,了解情況。毛澤東一貫崇尚儉樸,衣服大多破舊,但仍捨不得丟掉。在飲食上,毛澤東吃的非常簡單,不講究口味,愛吃“門前菜”;在住房方面,毛澤東反對鋪張浪費,不允許住處有華麗的擺設,保持了勤儉節約的作風。
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充滿鬥爭性的偉大革命家,而且也是胸懷博大、富有感情的人,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毛澤東作為一位多情善感的質樸常人,他的堅硬如鋼的意志和他的善良柔和的心地都是一樣鮮明,一樣強烈。因而導致毛澤東有“五不怕”的革命大無畏的精神,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説他也有三怕。這三怕並不是毛澤東膽小懦弱,而是其心腸慈善,時時處處為廣大人民群眾考慮,是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一怕淚。毛澤東曾對賀子珍説:我這個人平時不愛落淚,只有三種情況下流過眼淚。一是聽不得窮苦老百姓的哭聲,看到他們流淚,我也忍不住要掉淚……
1948年5月,在東渡黃河後的一天,毛澤東乘吉普車,由城南莊去西柏坡。吉普車翻山越嶺,在山路上艱難爬行著。
當行到平山縣大路上的一個村頭附近,大家發現離吉普車不遠處路邊草叢中好像有幾個人。車子駛近以後才發現,原來是個八九歲的小女孩躺在路邊茅草上,身邊坐著一個30多歲的農村婦女,一圈人正圍著她們在著急。
當車子從她們身邊駛過時,車上的人看清那女孩子身上蓋著一件破衣裳,身下鋪著茅草,雙眼緊閉,臉色蠟黃,鼻子裏不時地往外流血,已經奄奄一息了。
孩子的娘坐在地上,撫摸著孩子的小腦袋,悲痛地呼喚著孩子的名字。周圍的人同情地看著這對母女,都沒有什麼好辦法。“停車!”毛澤東突然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