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姜昆的臺灣憶念與感佩:在臺灣能感到平靜安寧

時間:2012-12-13 09: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想測試一個人是否真正掌握了一門語言,不是看他是否能説或語音夠不夠標準,也不是看他是否能寫或語法是不是準確,而是看他能否領會這門語言所創造出的幽默藝術。

  在大陸,這個測試標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相聲。臺南人多數講閩南話,有些上年紀的甚至不懂得普通話。所以,“大牌”如姜昆這樣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到臺南演出同樣心裏也沒底:“真不知道他們聽不聽得懂,笑不笑得出來?”

  10日晚,“中華風原鄉情”綜合曲藝晚會在臺南文化中心開演。姜昆和老搭檔戴志誠最後出場壓軸,如“哼哈二將”般的哥倆穿著藍布長衫一登臺亮相,臺下便是掌聲一片,著名相聲段子《歡聲笑語》才講了幾句,已有笑聲傳出,隨著兩人那“三寸不爛之舌”的盡情發揮,笑聲越來越多,掌聲越來越熱烈,最後全場笑翻,他們又被邀請返場加演。如此盛況讓姜昆驚喜不已:“看來真是低估了臺南人對傳統曲藝的熟悉和熱愛程度,兩岸在傳統文化上心有靈犀,息息相通。”

  1993年,姜昆第一次到臺灣演出,拜會了一口東北腔的張學良。“那年張學良先生94歲,我記得很清楚是雞年,我們給他送了只紅彤彤的‘吉祥雞’,他很高興。演出全長2小時多,張先生提前半個小時入場,整個演出過程腰桿挺直、一動不動地坐著,看得津津有味。散場時我問他怎麼走,他説‘我哪有車啊?’於是,連忙幫他叫了部計程車……”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回憶這段往事,姜昆不勝唏噓。近年來,姜昆已在大陸與臺灣間來回跑了六七趟,此次是以中國曲協主席的身份,帶領福建曲藝表演團隊前來參訪交流、共話傳統文化。

  “福建的南音被稱為音樂‘活化石’,堪稱民族文化瑰寶;錦歌也是歷史悠久,這是自明清以後首次來臺演出,意義非凡。我希望能和臺灣的觀眾一起見證歷史上難得的一瞬……”姜昆對福建的傳統曲藝如數家珍。他認為文化是搭在兩岸間的一座橋梁,閩南語系的傳統曲藝在臺灣尤其容易得到共鳴,“人們會從鄉音鄉情中找到親切感,找到民族的根”。

  每年要參加100多場慰問演出,姜昆覺得每每從喧囂處來到臺灣,都能感到平靜安寧,很是享受。而臺灣藝術工作者對藝術矢志不移的追求,他們的專業精神以及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深入骨髓的鍾愛,都讓他感佩不已。 (記者 林娟)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