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建於日據時期,也終結了日據時期
被選為今年臺北市“世界古跡日”活動場域的北門至中山堂街區,是一條看見臺北清代至臺灣光復時期的歷史見證路徑,如果將範圍擴大至博愛特區,其實就是“臺北city tour”的散步區域,做為親子漫遊甚或帶著外國友人認識臺北,都是極佳的去處。
臺北城門僅存的北門,是臺北市少數的一級古跡,興建完成于1884年,1885年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開啟臺灣建設的扉頁;當時的衙門設在今日的延平南路,因此這條街在當時稱為撫臺街,這條現在地圖上找不到的街道,讓撫臺街洋樓保留記憶;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1896年日本軍隊“無血開城”就是從北門進入臺北市;50年後的1945年,日本人在中山堂投降,正式退出臺灣。短短的延平南路走一遭,就走過清代到臺灣光復的歷史見證路徑。
北門採用安山岩交錯堆砌墻體,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為建材,是一座封閉的碉堡式城門,屋頂採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常見的單檐重脊歇山式,當時是臺北城的正門,往來艋舺、大稻埕的主要幹道,都需經過這裡。
經由北門管制進出的道路,相當於今日的延平南路,連接北邊繁華商業區大稻埕與臺北最早發展的艋舺,清代為統管全臺事務,在延平南路、武昌街口設置了臺灣巡撫衙門,這條街就被稱為撫臺街。
撫臺街洋樓以其華美喚起老臺北的記憶
撫臺街早已不存在,老臺北人也不一定知道這條街,但透過撫臺街洋樓再度喚起人們的這段古早歷史的記憶。撫臺街洋樓,雖冠以清代街名,卻是在日據時期此區改為大和町後,才興建的西式2層樓商業建築,一樓為石材、二樓為倣石材外觀的木構為主體,再以華麗耀眼的曼薩爾式(Mansard)屋頂與三座老虎窗,成就其不容忽視的傲人美感。
對於建築有興趣的人,除了北門、撫臺街洋樓,北門南邊的臺北郵局也是值得細賞的日據時期洋風建築,事實上,整個博愛特區就是一個欣賞日據時期洋風建築的建築博物園區。
臺北郵便局建築量體呈現L形佇立街口與北門相對,擁有豐富的建築語匯
臺北郵局在日據時期為三大一等郵局之一,目前的建築竣工於1929年,與中山堂(日據時期稱為臺北公會堂)同樣屬於日據時期洋風建築中的過渡式樣。所謂過渡式樣是一種籠統的界定,也有人稱為近代折衷式樣,簡單地説,它介於歷史式樣與現代式樣的過渡期,乍看之下並沒有像歷史式樣擁有華麗顯眼的主導裝飾,但細部還是運用了不少歷史式樣建築的元素。
中山堂的原址是清朝布政使司衙門,1926年日本政府計劃在此興建做為昭和天皇登基施政紀念的公會堂,1931年將清朝布政使司衙門拆至現在的植物園,開始動工興建,1936年臺北公會堂竣工。
中山堂穩重剛性的外型,實則蘊含許多柔美的元素。
由於公會堂最主要的機能為公共集會,因此量體龐大、空間寬敞,足以容納2000多人,除大宴會場外,周邊還有各種附屬的服務性空間。結構採鋼筋混凝土,入口為厚重的拱圈門廊,外觀保有對稱、長形圓拱窗、牛眼窗和若干歷史建物語匯當裝飾,但以北投窯生産的面磚貼滿外墻,傳達現代建築的訊息。
這座日本殖民政府舉辦各種儀典、文化活動和重要會議的場所,1945年日本戰敗,竟然成為“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的場所,恐怕任誰也沒料到這樣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