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中山堂

時間:2010-01-07 09:46   來源:華夏經緯網

 

中山堂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該建築物落成于日治時期的1936年12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熏的作品。臺灣現在許多的官方建築是當時日本人建造的。這些建築結合古典及現代的建築風格,都是日本第二代建築師留學歐美後,無法在日本本土實現想要建的建築樣式,然後全在臺灣試驗建成的。

  1945年,接管臺灣的國民政府將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亦通稱臺北中山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臺灣當局認定為“國家”二級古跡。

歷史

  1887年,當時統治臺灣的清帝國設置臺灣布政使司官職。1889年于臺北府城西門內的西門街北側,建布政使司衙門,該衙門是全臺灣最高行政機關。1895年5月乙未戰爭初期,該布政使司亦為臺灣民主國的總統府,不過只維持十數天。1895年6月日本進駐臺北並佔據該布政使司衙門,也展開50年的日治時期。

  895年至1919年間,該址的布政使司衙門一直為臺灣總督府之辦公場所,直到新的臺灣總督府廳舍(今總統府廳舍)完工為止。

  1931年,總督府為慶祝裕仁天皇登基及民間文化活動需要,於是計劃將布政使司衙門拆除,于現址建立公會堂。1932年8月,總督府將清代的布政使司衙門建築拆除至城外(今臺北植物園),1932年12月臺北公會堂開工。並於1936年12月完工,施工期間長達4年。建築物是由當時的總督府營繕課井手熏負責設計。它寬60公尺半,側深達113公尺,共有四層樓,建築面積共達4000平方公尺左右。其規模與場地設備僅次於當時的東京、大阪及名古屋,排名第四。

 

中山堂前

  1945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接受臺灣軍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該會堂被選為“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的地點。同年,臺北公會堂正式更名為中山堂。

  光復之後,臺北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曾是召開“國民大會”、當局各界重大集會的空間,並成為接待外國貴賓第一選擇的場地。

  不過後來,中山堂一度呈現閒置狀態,並經歷了三個時間的轉變。首先是1992年被列為二級古跡,處於靜態保存的狀態;直到1995年,臺北市文化局提出了中山堂再利用的觀念,採取動靜態保護,除了維持建築物的原封不動外,也對一些老舊設施進行整修。

  臺北市2001年成立中山堂管理所,中山堂被明確定位為傳統藝術的藝文中心。中山堂外的廣場呈半月型的形狀,非常適合大型的傳統戲曲演出。現在臺北市文化局將中山堂規劃兩個定位,一是展演傳統戲劇,長期有“臺北國樂團”進駐,二是市民論壇的固定場地。

  整個中山堂多年來沒有改變優美典雅的古典建築特色,正面大樓梯挂著已故藝術家黃土水先生的《水牛群像》作品。今年適逢中國政府光復臺灣六十週年,中山堂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文化、藝術價值,在歲月變遷中顯得愈發重要,成為一份寶貴的歷史財富。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