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浴火重生:<紐約時報>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抗日戰爭

時間:2016-08-16 08:36   來源:鳳凰讀書

  中國人民歷經艱苦卓絕的八年全國抗戰,迎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在血腥的犧牲中,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促進了民族的覺醒和團結,為爭取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創造了歷史機遇。戰爭與革命在狼煙四起的神州大地同步進行,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紐約時報》對華抗戰史詩般的報道令人心潮澎湃。《浴火重生——〈紐約時報〉中國抗戰觀察記》與《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共和十年——〈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一起構成“《紐約時報》百年看中國”三部曲。編輯本書的意圖就是希望為國人回顧我們這個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家如何從絕地奮起,走向復興,提供一個觀察與思考的視角。

  剛編《帝國的回憶》時,我的女兒鄭珂雪只有6歲;編譯《浴火重生》時,她已從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畢業。鄭珂雪説,抗戰是民族近代史上最輝煌的篇章,燃燒的城市,流亡的大學,瀕於崩潰的經濟,屢敗屢戰的軍事,一退再退的首都。但是,不管退到哪,不管有多少國土淪喪,不管有多少人員犧牲,但中國軍民決不言敗、血戰到底,這樣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充分展現了我們不畏強暴、同仇敵愾的民族氣節和奮不顧身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在絕境中奮起重光最輝煌、最悲壯、最感人的篇章,是我們十分珍貴的民族記憶。她們這些漂泊在異國的“90後”留學生希望也能夠參與編譯工作,以自己的方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這是個好主意!我隨即向出版社提議,全體參與這部作品編譯工作的人員都做義工,不要報酬,以體現我們對抗戰先烈和殉難同胞的緬懷之情。

  不久之後,一批中國留學生建立了中國抗戰主題沙龍。他們經常于週末相聚在倫敦荷蘭公園附近的一個寓所裏,並選擇西南聯大的文學圖騰《未央歌》為公眾號,發佈倡議書,使用微信、百度雲、dropbox等新媒體平臺來傳遞資訊、組織翻譯。他們用自己的手指親手觸摸了70多年前民族先輩氣壯山河的抗戰場景,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全民抗戰的悲壯與光榮,為當代青年重拾民族記憶、重振民族精神、在新時期構築“中國夢”提供了範例。在他們的鼓動下,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荷蘭等國的中國留學生和國內的同學也參加進來。再後來,有英文係的教授,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白領,海外僑報的總編等也紛紛響應。

  抗戰是民族的苦難,更是民族重光的詩篇。

  抗戰使國際社會重新認識了中國。抗戰初期,國際社會對東方的這場戰爭比較冷漠,認為中國的抵抗必敗無疑。誰也沒想到,中國人為保衛自己的家園,戰鬥得如此頑強、如此悲壯。抗戰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傳奇,可愛的中國和可愛的中國人民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同情,大批國際主義戰士來到中國,援助中國人民。抗戰成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為中國在戰後取得四強地位奠定了基礎。

  抗戰使國際社會對中國共産黨刮目相看。本書在原始材料的選輯上既充分反映了正面戰場的情況,也真實地反映了中共提出持久戰方針、開闢敵後根據地、動員民眾、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領導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這個客觀事實。中共這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對於戰後遠東政治格局的變化影響巨大。

  抗戰極大地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不管在城市、在鄉村、在戰壕、在學校、在茶館,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每個人都在昂首高唱抗戰歌曲。戰鬥的中國變成歌的海洋,高亢的歌聲如同炮聲一樣嘹亮。中國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成為人民自己的國家,四萬萬同胞熱血沸騰,萬眾一心、共赴國難。舊世界被打碎了,一個古老落後的舊中國消失了,她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當這些原始記錄從孩子們震顫的手指尖流出來時,這些滿嘴都是新興網路語言的同學突然發現,其實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留有一個隱秘的角落,始終保持著一份肅穆。在民族的榮光映照下,他們重新凝望祖國的山河,冷漠的眼神變得柔和,清純的眸子泛起秋波,變得溫潤而多情。

  成書之際,我們首先要向《紐約時報》當年堅持在中國大地上的戰地記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們勇敢地奔走在中國戰場、緬甸戰場,對處於悲慘境地的中國人民懷抱深厚同情。他們冒著巨大危險將記錄有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珍貴照片偷運出來,公之於世,激起世界輿論對日本法西斯的公憤;他們報道了臺兒莊會戰、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和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的激烈戰況,特別是跟蹤報道了衡陽保衛戰中國將士拼死抵抗的英勇壯舉;報道了延安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烽火連天的戰鬥畫面,以及中共推行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政權的成功嘗試;報道了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與日軍英勇搏鬥以及中共遊擊隊搶救美軍飛行員的驚險故事。這些報道真實而客觀地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的正義與和平事業取得最後勝利付出了外人難以想像的巨大犧牲。還原這些歷史記錄,對於我們在21世紀的新形勢下認真思考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認真思考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意義,無疑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啟迪。

  1943年新年來臨之際,《紐約時報》記者愛金生寫道:“明天”在中文中也可理解為“光明的一天”。中國人民經過五年半令人窒息的戰爭,依然非常樂觀。他們遭受著組織嚴密的敵國軍隊的不斷攻擊,幾乎在戰爭中變得一無所有,但依然堅守著獨立與勝利的信心。“明日”即是“光明日”!這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新聞報道了,而是謳歌中國抗戰、催人奮起的戰鬥號角。感謝《紐約時報》當年的記者們在中華民族最危急的時刻,以飽含深情的文字把中國軍民奮勇抵抗的事跡傳遍世界,他們是中國人民真誠的朋友。

  借此機會,謹對參與本書編譯的全體同志表示衷心感謝!我們將在書中以“戰士墻”的形式為所有參與本書編譯工作的志願者列名。領銜的“總譯審”是原外交部翻譯室主任、前駐紐西蘭和比利時大使張援遠同志。他曾陪同原《紐約時報》副總編輯哈裏森索爾茲伯裏重走紅軍長征路,協助其寫成了《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該書出版後在全美引起轟動。他和其他譯審對孩子們參差不齊的譯文給予了最大的寬容,張大使還多次傳回紅筆批改的譯稿,供孩子們借鑒學習。本書歷史顧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戰史專家榮維木先生擔任,他訂正了原文和譯稿中的史實錯誤。責任編輯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前社長週五一同志擔任。五一兄曾在北京三聯書店副總編輯任上指導我出版《帝國的回憶》,他去年退休時將本書作為自己的“收官之作”。我的夫人李方惠也為本書原始文獻的收集、翻譯和統稿做出了貢獻。還要感謝楊志奇同志,她積極協調國內國外發來的譯稿的初稿、譯審稿、定稿。最後,特別感謝當代中國出版社為本書的出版做出的努力。

  去年初,我受命出任中國駐孟買總領事。來到印度,使我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有了新的理解。當我們在遠東戰場與日本法西斯浴血奮戰時,世界上有很多友邦、友人在支援和幫助我們。當時的印度雖未獨立,也向偉大的中國人民伸出了援手:從緬甸撤退的中國遠征軍進入印度,獲得了整訓和換裝;從印度利多通往中國昆明的史迪威公路,在槍林彈雨中為中國戰場運送了5萬多噸急需物資;從阿薩姆邦出發的駝峰航線更為中國輸送了65萬噸重要戰備物資,這兩條生命通道為中國取得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熱愛和平與正義的世界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每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聯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共同發展,結成“命運共同體”,對於我們民族的生存與進步是多麼重要!

  孟買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大夫援華的出發地。2015年6月,我在當年的中國總領事為印度援華醫療隊送行的泰姬飯店舉行《孟買:從這裡出發,印度醫療隊赴華支援抗戰77週年紀念展》,現場播放了寶萊塢1946年拍攝的電影《柯棣華大夫》。當片中女主角以印地語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時,全體起立,許多人的眼裏噙滿淚花。那次還特別展出了毛澤東主席為悼念柯棣華大夫親筆題寫的輓聯“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十分醒目。作為中國駐孟買總領事,我曾陪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柯棣華大夫的家人,也為他的家鄉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艱難時刻無私幫助過我們的國際友人和友好鄰邦。

  擱筆之前,我還想吐露一個內心的隱秘,就是在我的領區內還有一個抗戰時期的航校遺址沒有找到。據記載,當時有數百名中國學生到孟買附近的浦那空軍基地受訓。他們中從昆明、成都和重慶過來的人不少,吃不慣印餐和西餐。當地華僑就在航校大門外辦了幾家川菜館,非常受學生們歡迎。華僑説:“都是娃娃臉,年輕得很。一茬一茬的,走了就再也沒回來。”當時,年輕的中國空軍極為缺乏飛行員,航校生們從這裡一畢業就飛駝峰航線。上一期航校生犧牲了,下一期航校生再補上去,前赴後繼,可歌可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長眠在祖國的雪域高原了。魂歸來兮,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個遺址,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們樹碑立傳。

  由於編纂時間有限,全體志願編譯人員皆以業餘時間參與,亦難形成鴻篇巨制。我們只是擷取其中的片斷,拼成若干的素描,為紀念抗戰搭建一個簡易的祭臺。點燃燭光,以我們真誠而樸素的情懷,來寄託我們對先烈的哀思,以及我們對民族復興大業的嚮往。

  謹以此書獻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書籍資訊】

  書名:《浴火重生:<紐約時報>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編者:鄭曦原

  出版年月:2016年7月

  定價:79.00元

  內容簡介

  《浴火重生:<紐約時報>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為“《紐約時報》中國觀察記”系列之一,係《紐約時報》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間對華報道的選編。

  入選本書的《紐約時報》220多篇出自西方記者的報道,不僅反映了八年抗戰的戰爭狀況,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狀況;不僅反映了正面戰場的情況,也反映了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和堅持持久戰的戰略、開闢和發展敵後戰場、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客觀事實;不僅反映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戰的支援。其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評論分析深入,給讀者提供了回顧這段歷史的另一種視角,給人以啟示。

  本書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百種重點圖書選題”之一。

  “《紐約時報》中國觀察記”系列已出版《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1854—1911)》、《共和十年:〈紐約時報〉民初觀察記(1911—1921)》)。

  作者簡介

  鄭曦原,1963年5月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先後就學于蘭州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大學和美國杜克大學。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1984年選調生,志願到隴南鄉村工作3年。後供職于甘肅省文化廳、國家物價局和外交部,曾任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副領事、駐希臘大使館首席館員兼政務參贊、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參贊。現任中國駐孟買總領事。著有《中國遠古文化》、《通向未來之路》(與李方惠合著)、《高位的危機》(與以克合著)、《帝國的回憶》、《共和十年》等。協助其父鄭時文核校《穿過硝煙的軍列:一個學生兵的朝鮮戰場親歷記》。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