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書名:《作為方法的“鄉愁”》
作者:梁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書號:978–7–5086–5892–6
定價:48.00
[內容簡介]
梁鴻文學評論三部曲:《“靈光”的消逝》《外省筆記》《作為方法的“鄉愁”》。
本書試圖從語文學的角度,通過對《受活》核心詞語和象徵符號背後所涉及的詞義變遷、歷史語境和種種社會生活衝突性存在的分析,進入言語的語言系統,去尋找它的起源,它背後所可能蘊含的文化心理機制,以及被我們自己和時代所遮蔽的東西。借此,探討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想像邏輯和當代話語暗喻結構的特點,進而考察文學以何種通道達到對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
[作者簡介]
梁鴻,學者、作家。現任職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曾出版非虛構紀實文學作品《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文學作品《神聖家族》。也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文藝思潮研究。曾發表和出版多篇論文和專著:《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等。
[精彩試讀]
緒論:回到語文學
一、重回語文學
美籍阿拉伯裔學者薩義德在《人文主義與民主批評》一書中闡述文學批評“回到語文學”的重要性,“一種真正的語文學閱讀是積極的,它包括進入早已發生在言詞內部的語言的進程,並且使我們面前的任何文本可能隱藏著的,或不完整的、或被遮蔽的、或被歪曲的東西洩露出來。那麼,從這種語言觀看來,言詞不是被動的標記和記號,謙遜地代替一種更高層次的現實;相反,它們是構成現實本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依據《語言與語言學詞典》,“語文學(philology)專門用來指根據文學作品和書面文獻的研究所進行的歷史語言分析。廣義的語文學有時包括文學和文化研究。”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認為,語文學是語言學作為一門學科發展的一個中間階段,它以語言研究為對象,但卻並不是唯一重點,“語文學首先要確定、解釋和評注各種文獻;這頭一項任務還引導它去從事文學史、風俗和制度等的研究,到處運用它自己的方法,即考訂。”語文學重點關注語言中的文學、歷史、文化等資訊,因此常被稱之為“人文學科”,而現代語言學(linguistics)則被稱“自然科學”。在中國學術界,語文學時期主要指一直延續到晚清時期的訓詁學,著重于註釋古代典籍,晚清以後才開始現代意義的語言學研究。很顯然,在薩義德這裡,“語文學”既指對“語言”進行訓詁,即考證、解釋語言的生成,但更多地指向對語言背後所蘊含的歷史內容進行分析,“語言是憑社會成員間通過的一種契約而存在,它能夠反映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政治史”,在此意義上,語言必然能夠映照出一個民族歷史的生成、情感的變遷、經驗的積澱和政治制度的邏輯,等等。
在歐美的語言學發展史上,起初是亞裏士多德的邏輯主義傳統,認為語言依賴並從屬於邏輯思維。自近代以來開始形成人文主義傳統,關注語言(主要是語義)與文化、思維的關係。十七世紀盧梭在《論語言的起源》中認為,“通過典型融合考察並展示一個民族的性格、生活方式、意趣是如何影響他們的語言的,將提出一種真正的哲學問題。”通過考察語音(voix)的變化,他發現,“隨著需要的增加、人事的複雜、知識的傳播,語言的特性亦在變化”, 十八世紀人文主義語言學的重要代表赫爾德提出,“語言是民族的鏡子”,認為語言不只是思維的工具,而且是思維的形式和倉庫,在語言中沉積一代代人的經驗和知識。實質上他已經萌生了民族語言形成一種世界形象的新觀點。 而《新科學》的著者維柯認為,語言産生及變遷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生活變遷的標誌,由此,他提出話語的比喻理論,認為語言就是對世界的一種幻象和比喻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