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Lens 目客003:山本耀司》:“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活著”

時間:2016-05-12 08:50   來源:鳳凰讀書

  書名:《Lens 目客003:山本耀司》

  作者:Lens

  定價:58元

  出版時間:2016年4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Lens《目客》系列第三本。本書是Lens對山本耀司的深入採訪,全面呈現服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的早年經歷、設計哲學,以及對親情、友誼、生活、得失、服裝,以及當下年輕人失去渴望、思維惰性的看法。他談論北野武、文德斯、皮娜 鮑什、電影、文學、音樂等話題,以及他用一生來“反抗”的,不願被主流和大師稱謂所束縛的心境。

  Lens團隊歷時一年,多次赴日,對山本耀司進行了近距離觀察和多次深入採訪。從其工作室甚至是個人作品庫房中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貴資料和數據,在國內甚至在日本也屬罕見。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版權引進作品,本書包含的資訊更為全面、清晰,更懂中國讀者。

  山本耀司在本書中借時裝講人生,講做事的道理,講傳統和現代、本地和國際之間的身份認同。既有愉悅、勵志的一面,也有醍醐灌頂、對照反思的功效。200余張高清大圖,打開山本耀司四十餘年的設計世界。

  另有64頁的別冊,首次全面呈現山本耀司聯手頂級藝術家和攝影師,營造品牌故事的歷程。

  1.全面呈現山本耀司營造品牌的過程,以及他對當下的思考。

  2.分享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和他的人生觀:

  關於親情、友誼、生活、得失、身份認同,及對年輕人喪失“憧憬”和“渴望力”的憂慮;

  談北野武、文德斯、皮娜 鮑什、電影、文學、音樂、空手道……

  3.“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活著”。借時裝的美麗世界,講述做事的道理:“跟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

  4.山本耀司致年輕人和創業者:“不要只用頭腦學習,要訓練”;“要有一個憧憬和嚮往的對象,否則是無法前進的。這是現代年輕人最缺乏的東西”;“關上你的電腦。如果想看某種東西,那就走過去,走到那個東西前面,用鼻子聞它的氣味,用手觸摸它”……

  太多醍醐灌頂的思維撞擊!

   Lens的Mook系列已出版:

  《視覺001:激情藏在安靜的角落》

  《視覺002:想在一生中做一件正確的事》

  《視覺003:不需要安全感就是自由》

  《視覺004:需要什麼,年輕的身體便去找尋》

  《視覺005:以手抵心》

  《目客001:花朵與我》

  《目客002:我這樣愛你》

  《目客003:山本耀司》

  【作者簡介】

  Lens,自2005年創刊至今,持續且穩定地刊登優質影像閱讀內容,擁有超過30萬核心受眾群、超過36萬微博粉絲、55萬微信粉絲,包括政商學藝媒等多領域的精英和意見領袖。

  Lens品牌已被公認為中國最有品質和品位的影像閱讀品牌。

  Lens團隊2015年推出兩本MOOK主題讀物:《目客》系列,更專注於人文藝術和生活美學的主題閱讀;《視覺》系列,定義影像之美,以多元視角介紹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視覺》從世界範圍採集最有個性和豐滿的內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續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創造視覺、思維、想像力被充分調動的紙上閱讀新體驗。

  【評論】

  這是中國最好的一本雜誌。沒有之一。

  ——陳丹青(畫家、作家)

  我自己花錢訂這本雜誌, 其他雜誌都是別人送的。

  ——吳敬璉(經濟學家)

  這是我唯一全本讀完並收藏的雜誌。

  ——劉樹勇(老樹畫畫;文化學者)

  世界觀改變世界。Lens是一本推動世界觀變革的雜誌。

  ——梁冬

  我來大陸,有兩個驚喜。一是看到一本報紙叫南方週末,另一個是遇見一本雜誌叫 Lens。

  ——吳念真(導演、作家)

  一本幫助高端人群發現更大世界的讀物。

  ——張亮(知乎創始人)

  我喜歡這本雜誌,我是 Lens 的讀者。

  ——周迅(演員)

  【內文試讀】

  山本耀司:一個自律的浪子和他的人生觀

  山本耀司的身材依然瘦削。這種瘦削並非是孱弱的象徵。在他一歲時,他的父親就被迫入伍,從此一去不返。他眼見著母親日夜操勞,看著新宿歌舞伎町的妓女迎來送往,於是對操控社會的男性懷有敵意。他學習柔道,後來又練起了空手道……他要的不只是健身,他還要置身於一決勝負的緊張感之中。他始終要保持男子氣概。

  他喜歡黑色。北野武電影中的黑社會成員穿著的正是他設計的服裝。“我在各種人當中,最喜歡近似罪犯的人。”他對Lens説。他和這些人一起長大,他知道:這些“卑污角色”才是真正支撐這個國家和社會的人。對於他們活著的艱辛,他有共鳴。就像他對流浪漢的瀟灑唸唸不忘一樣。他是社會主流軌道之外的人。

  因為捲入了時尚的潮流,他被尊奉為“大師”。但他又一直和那個潮流對抗,人生充滿了矛盾。

  他的生活所需很少,不需要太大的空間,心愛的東西要環繞著他:CD(光碟)隨身聽觸手可及,剪刀在小桌上,狗糧在隨身的布兜裏……

  他喜歡音樂,但開車的時候不會聽。因為看著街上男男女女走過,會有很多想法迸發出來。對他來説,觀察和凝視永遠是最可依靠的靈感之源。就連來中國參加論壇,他也一直在關注會場觀眾的穿著。“現在中國的女性穿衣打扮和日本女性幾乎沒什麼區別,但是男士們有些落後。”他對Lens説。

  他一般都是自己開車。他喜歡那種駕馭感。

  Lens在北京和東京兩次專訪他。採訪時,他經常停下來,長久地沉默,直到想到合適的詞。他是一個表達者,也是有魅力的對談者。他在合作者的幫助下寫書。他的歌詞讓人印象深刻。就像他喜歡的鮑勃 迪倫一樣,他有時靠把詞念出來,就完成了一首歌。

  這些文字,被整理成語錄,像他的logo(標識)一樣流傳。他會喜歡這一切嗎?那的確是一些萃取了他人生經驗的語句。但他更在意的,總是過程本身。他説:“人類社會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無色透明、簡單明快的答案。”

  他現在不喝酒了,但每天還會抽半包到整包香煙。他喜歡巴黎的原因之一就是,那裏曾經有隨處可聞的香煙味道,但現在,它像東京的塵土味一樣,消失了。在他看來,那是典型的城市的味道,人的味道。

  “我年輕的時候,東京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城市,人們拼命努力渴求成功。而現在,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意志消沉。”他説,“年輕人一個比一個嬌生慣養,城市也變得千篇一律。人人穿得看起來都一個樣,日本人總莫名地希望生活可以再急迫一點兒,不管有沒有意義。”

  他曾説自己在四五歲的時候,就覺得人生好艱難,好想快點兒變成老頭兒,牽著狗去散步。現在,只要在東京,每天早上五六點鐘,他都要牽著狗去青山墓地散步,每次慢步走大約一個小時。

  當20世紀80年代初,他和川久保玲,以及稍早于他倆一些的三宅一生,開始征服巴黎舞臺時,大概沒有料想到至今被頻繁提起的日本設計師,還是他們幾位。年輕一代成氣候的並不多。山本耀司評論説:“這是因為個人小世界的思維還不夠強大。以前對巴黎、歐洲十分嚮往併為之努力的年代中,比如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就有這種‘視創作為生命的’的強烈渴望。與他們相比,如今的年輕人一直被溺愛著。只要表現出一點兒才能,企業就立馬出錢。比如,我們給你3000萬日元,你做一個展會或者做一個品牌給我們看看之類的。可以説年輕的創作者一直被溺愛著。如果現在出現那種身無分文、獨自一人在公寓中開始創作的人,也許日本能夠再次出現厲害的人物。”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