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茅以升全集》:細節!還是細節!

時間:2016-03-28 11:02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本報見習記者 劉夢琦

  2016年是茅以升先生誕辰120週年,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了227萬字的《茅以升全集》。該書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主編,基金會秘書長、茅以升幼女茅玉麟親自主持編選工作。該書是中國第一部全面體現茅以升科技貢獻、教育思想及科普精神的巨作。

  這部《茅以升全集》是天津教育社歷時3年、舉全社之力打造的並獲得2014年國家出版基金支援的項目。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了該部書的策劃團隊——天津教育社重點項目編輯室。

  女編輯變女漢子

  為了把這部書做好,編輯們沒少往北京跑。從2014年春天,孫麗業和田昕平均每半個月就要去茅以升基金會與茅玉麟溝通想法。

  由於原稿整理難度很大,出版社便全程配合茅以升基金會共同完成此階段工作。那年夏天,文靜的女編輯搖身一變,成為穿梭京津兩地的女漢子。白天,她們跑到基金會把酥軟到無法複印的陳舊原稿用手機一張張拍下來,晚上回家傳到電腦裏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所有茅以升的原稿把四五米長的會議桌鋪得滿滿的,要將很多複寫稿、抄送稿及已發表稿件的印刷稿逐一區分,篩除重復的部分。”為了更方便編輯識別茅以升字跡,茅玉麟特意請來茅以升晚年的秘書到基金會來教大家如何分辨。每天盯著電腦螢幕識別原稿、再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成文檔。

  僅僅對原稿拍照還不夠,很多茅以升的故事都存在老照片裏。為了豐富史料素材,茅玉麟從家中找出與茅以升有關的膠捲底片和13本大大小小約30多斤重的相冊。為了仔細核實每一張圖片內容,田昕向茅玉麟保證絕不會將照片損壞或丟失,才獲得批准可以將相冊和一大兜底片帶回出版社整理。她和孫麗業用小推車把這些資料拉回天津,每天在光線充足的地方舉著底片看,看能和哪張照片對得上,能用的就拿出來做標記分類。“從4月到6月一直這樣挑選圖片,以至於當時看什麼都覺得是反著的。”

  用真誠打動作者

  説起這部書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室的兩位編輯依然難掩激動。

  “上世紀80年代讀了很多關於茅以升的書,2013年做市場調研時,我發現除了過去的幾冊單行本,市面上沒有一部能完整體現茅以升貢獻的書籍。無論從作品的數量還是公眾的認知度來説,都具備出版全集的資格和條件。”有了這樣的想法,《茅以升全集》責編田昕向重點項目編輯室主任孫麗業提出:能否做一部這樣的書?如果做,用多大規模?能不能聯繫到作者?

  “做茅以升專著,最好的作者就是他的後代!”經過資料蒐集,田昕忐忑地撥通了茅玉麟的電話,了解到茅玉麟一直有出版一部《茅以升全集》的想法,只是因工作繁忙,想要整理出積累數十年的資料,無奈“沒時間、沒精力、沒人手”。得到這樣的資訊後,社領導班子聽取了兩位編輯的彙報,立即同意她們奔赴北京,以誠懇的態度和切實的計劃向茅玉麟表達出版《茅以升全集》的意向。

  “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和基金會通話或發郵件,有一次和茅玉麟的通話竟然從晚上9點談到了晚上11點,挂了電話我手機竟沒電了。”憑著前期大量的準備工作和真誠投入,天津教育社終於在2014年3月成功和基金會簽約,獲得《茅以升全集》的出版權。

  對原稿反覆較真兒

  《茅以升全集》中首次面世的文字約佔全文的50%左右,其中許多照片已是絕版,有的資料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為了避免這些彌足珍貴的資料在排版過程中造成損壞,基金會工作人員逐件為這些手稿拍照“留念”。

  “因為他的手稿特別整齊,而且他是有情懷的,在裏面加了很多註釋。如果我們把它排成文字稿,那這些東西讀者都看不到了,我們想原封不動地展現出這一面。”這一想法得到社長(當時任總編輯)劉志剛的大力支援,他當下決定即使增加成本,全集也要做影印版四色印刷。

  全英文的論文、複雜的專業公式,這對出版社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全集中1~8卷均經過至少三個審次、五次校對,有的卷因內容複雜,校對次數更多。其碩士和博士論文因係打字機稿,且年代久遠,個別表格模糊不清,出版社特別聘請了兩位橋梁工程的專家分別進行審讀,英文部分又專請相關專業的博士生多次進行校對和通讀,“光是兩篇全英文的畢業論文,我們就完整校對了17次,其中個別公式的推算,表格數據的復核更是無法計算次數。整套書總共參與的編校人員達50余名。”

  折磨人的小細節

  文字部分如期定稿,但是如何將這套“大部頭”從內到外體現得穩重又漂亮,是排版和設計人員的心頭大事。這部《茅以升全集》內容豐滿,歷史的厚重感與時代精神完美結合,因此在排版形式到裝潢設計上,既要讓讀者有收藏的願望,也有閱讀的訴求。

  該書美編郭亞非為了將原舊手稿的紙邊都如實呈現,留住歷史滄桑感,每日對著電腦將每一張原稿紙張的顏色進行調整,修舊如舊的同時,還要小心別讓陳舊發暗的紙張顏色模糊了茅以升的鋼筆字跡。“800多張圖,修得老郭眼睛都快瞎了。”同事打趣地説道。

  2015年11月,《茅以升全集》終於付印了。開機那天,出版部、編輯部與印刷廠一同探討,反覆試驗各種紙張,綜合考慮不同紙張與油墨的契合度,以求達到最好的印製效果,尤其是封面,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

  為了找到最適合全集書名的燙金漆片,出版部主任李戰、美編郭亞非、編輯孫麗業等人站在寒風瑟瑟的印刷廠門口,抱著漆片的樣冊挑選最適合的顏色。孫麗業告訴記者一個細節,漸變風格的封面是出版社從郭亞非十幾次易稿的方案中投票選出來的;為了到底要一釐米寬還是兩釐米寬的絲帶,郭亞非一直比畫、糾結了快兩個小時,最後連印刷廠的人都忍不住説:“要是再糾結就來不及交樣書了!”

  細節保證品質,當12月4日編輯如期拿到第一套樣書的時候,她們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不釋手。“三年走過來都是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一環一環地推進,沒有一天停下來。”如今回想起來,孫麗業感嘆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