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圖解微反應:你的動作出賣了你的心》

時間:2016-03-28 10:58   來源:光明網-閱讀頻道

《圖解微反應:你的動作出賣了你的心》

  《圖解微反應:你的動作出賣了你的心》博煜編著 現代出版社 35.00元

  微反應是人們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剎那,不由自主地表現出的不受思維控制的瞬間真實反應。讀懂微反應能夠讓我們快速熟悉並理解他人的隱藏想法,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圖解微反應:你的動作出賣了你的心》圖文並茂,利用生動的畫面幫助讀者對種種微表情建立起直觀的印象;內容詳實,既包括人們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也包括身體各個部位的肢體語言,還包括言談話語所透露出的資訊,此外還增加對人們的日常習慣進行解讀,幫助讀者破解性格密碼。

  專家推薦:

  微表情識別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也需要學習觀 察微表情的能力,洞察心理,才能更好地與人溝通。這本書對每個人都實用。

  ——心理專家、中 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王新波

  作者簡介:

  博煜,原名姜濤,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音樂健康指導師。壹心理專欄作者。對行為心理學有多年研究,擅長認知行為治療。

  部分摘錄:

  從視線方面來表達自己

  當事人在産生不安情緒之後,出於趨利避害的本能,其視線會尋找能令其産生滿足感的目標。這樣的變化是不安的人眼睛運動所遵循的原則,這種微反應透露出這樣的一種心理:不安的人儘量回避那些令自己産生不安情緒的資訊來源,並尋求正面的資訊源以求得安慰。

  嘴部:

  當事人在産生不安情緒之後會做出舔嘴唇、抿嘴唇、咬嘴唇等動作,這是因為不安情緒會導致心跳和血液迴圈加快,像嘴唇這樣的神經密集度高的器官就會呈現乾燥。而同樣屬於這類器官的舌頭也有反應,人們在緊張時,唾液的分泌加強,會産生多餘的唾液,於是不安的人會做出“咽唾液”的動作。除此之外,不安的嘴部表現還有咀嚼和吮吸。實際上,這兩個動作的産生原理和眼部視線轉移是一樣的——尋找安慰。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人們在嬰兒時期通過吮吸母親乳頭和吞咽産生的快感會一直保留在潛意識裏,而在成年後,吸吮嘴唇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輕鬆愉悅感的一種無意識動作,因此當人們産生不安情緒而需要獲取這樣的感覺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做這種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安者的嘴部動作包括舔嘴唇、吞咽、咀嚼、吸吮等,當其中一個動作出現時,卻並不能直接説明動作者處於不安狀態,需要結合具體情境和當事人的其他表現綜合判斷。

  不安情緒會促使當事人去尋找能夠獲得安慰的資訊,一系列的肢體動作也由此産生。比較明顯的是手部動作,由於人類對於手部有很強的操控力,人手部的動作也是十分精妙的,而不安反應也會通過手部表現出來。無論是單純的手部動作還是與其他肢體的動作組合在一起,不安情緒出現時,手部往往會透出端倪。

  當不安情緒比較嚴重的時候,當事人就會通過手部動作緩解緊張,單純的手部動作包括搓手、擺弄手指、敲擊、指點等,敲擊、指點的動作速度越快、力度越大,説明當事人內心的不安情緒越嚴重。擺弄手指的常見動作有大拇指相互繞圈摩擦,剩下的手指交叉。

  相反,如果出現的是較為輕度的不安,人們排遣不安情緒的方式一般是用手部觸摸其他身體部位,比如,脖頸、面部、下巴、鼻子、頭髮、鬍子等。

  除了觸摸其他身體部位,不安的人還經常會玩弄衣服上的扣子、繩子或者其他裝飾物。其中一個比較經典的動作就是抓住自己的領口不斷晃動。這是因為,人的體溫會隨著不安情緒的出現而升高,皮膚汗腺會分泌汗液。晃動領口會加快衣服內部的皮膚表層空氣的流動速度,加快汗液的蒸發,促使體表溫度下降,帶來舒適感。同樣原理的動作還包括鬆開領結、領帶,女性用雙手將長髮從髮根至發梢捋一遍。

  不安的人往往還會晃動雙腿,從而緩解內心的焦慮。比如,人們在焦急等待一個消息或者惦記要去做什麼事而當下又無法脫身的時候,心裏便如同長草一般,往往雙腿會不自覺地晃動起來。

  産生不安情緒的人在語言上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回避話題,借此讓自己擺脫引發不安的資訊源。當然不僅是不安情緒會引發轉移話題,其他情緒的出現也可能會導致做出這一舉動,比如,無聊或無視。

  儘管晃動雙腿,撓頭髮,松領帶、衣領是不安反應的表現,但並不意味著做出這些動作的人一定處於不安當中,晃動雙腿可能是因為無聊,撓頭髮可能是因為頭皮癢,松領帶、衣領可能僅僅是因為感覺周圍氣溫高。足夠的不安刺激,幾乎一定會生成這類動作,但如果通過這些動作推斷當事人是否産生了不安情緒就要謹慎了。

  一個判斷的關鍵因素就是當時的情境,即噹噹事人做出可能由不安引發的動作的時候,是否存在真正能夠讓他感受到不安的資訊源。如果資訊的確能夠影響到當事人的情緒,那麼當事人的這些不安反應是真的;相反,當事人的這些行為很可能並非是由不安情緒引發的。

  由於話題轉移是不安情緒的又一個典型表現,所以推斷當事人是否不安也可以從這點入手,需要注意的是,無聊也會引發話題轉移,但兩種話題轉移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的。如果是出於無聊,當事人會把話題引到讓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是為了興趣而轉移話題;不安的人只是想回避資訊源,會把話題儘量引到能夠令對方感興趣的事情上以趕走焦慮,是為了轉移話題而轉移話題。

  總的來説,在推斷不安情緒時,我們要記住一點:不安情緒並不是一種很強烈的情緒,這種情緒所衍生的不安反應也不會很強烈。如果當事人出現了過於強烈的反應往往表明當事人已經進入恐懼或憤怒等強烈的情緒裏,比如,晃動雙腿是一種不安反應,但當事人如果雙腿止不住地抖動或者全身顫抖,則很可能是恐懼的表現了。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