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組討論中,馮小剛委員建議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 攝/法制晚報記者 吳海浪
今天上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增加到小學課本裏。
今天上午,舉行第1次分組討論。其中,文藝界別委員熱議中國漢字。著名導演馮小剛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
馮小剛舉例,如“親愛的”這幾個字非常有含義,“親”的繁體是左邊一個“親”,右邊一個“見”,組成了“親”,“愛”是在“愛”中加了一個“心”,這兩個字的含義是親要相見,愛要有心。再如,“華”繁體字(華)特別有中國古代建築的風格,但現在的簡體字則沒有。
“我和張國立(演員)都認為,能不能選擇50個或更多有含義的繁體字,增加到小學的課本裏,讓小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馮小剛認為,這不會增加小學生的負擔,只能更多地知道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再退一步,能不能既可以使用繁體字,也可以使用簡體字。不管怎麼説‘親還是要相見的,愛是要有心的’,就可以告訴孩子‘親’為什麼要這樣寫,‘愛’為什麼要這樣寫。學習寫字的過程中,字本身的語境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馮小剛説。記者 溫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