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巴巴爸爸”作者去世:曾兩次到中國 被評像“孩子”

時間:2015-03-05 08:44   來源:北京晨報

  “可裏可裏可裏,巴巴變”是許多孩子童年的溫馨回憶。昨天,記者獲悉,風靡全球的巴巴爸爸系列的作者達魯斯泰勒先生於2015年2月19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5歲。他和他的妻子安娜特緹森共同創造了巴巴爸爸。20多年前,巴巴爸爸的動畫片在央視“七巧板”欄目中播出,而看著巴巴爸爸長大的孩子,很多現在都當上了爸爸媽媽,近年來泰勒正式被引進中國的一系列巴巴爸爸繪本,也為新一代孩子與父母提供著溫暖的閱讀。

  花絮

  巴巴爸爸是朵棉花糖

  泰勒在接受採訪時説道,巴巴爸爸其實是從桌布上誕生的。泰勒的法國妻子安娜特(已于2012年過世)是個建築師,那時他們總是和一群朋友在巴黎的咖啡館裏聊天。當時身為美國人的泰勒,法語還不太好,就在咖啡館的一角,拿著畫夾,隨手畫畫。這時,他看到一位媽媽領著一個孩子,孩子手上舉著一個粉紅色的棉花糖。受到棉花糖的啟發,泰勒在桌布上勾勒出了巴巴爸爸這個形象的雛形。“安娜特也畫給我看,我們就互相畫著玩。把整個桌布都畫滿了。就在這一次互相交流這些畫的過程中,産生了巴巴爸爸。”在法國,棉花糖就叫“巴巴爸爸”,因為法國的棉花糖都是粉紅色的,所以巴巴爸爸也是粉紅色。

  巴巴爸爸總是心態平和

  巴巴爸爸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愛好非但不讓人頭疼,反而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對於孩子們,應該順從他們的天性,教給他們不同的知識。巴巴學校裏的孩子們最出色了,讓家長們欣喜讚嘆。

  巴巴爸爸總是用平和的心態處理生活中的一切問題,順應環境而變化,他可以變成橋梁、變成梯子、變成車輛,變成各種東西順應自然,和環境形成和諧的統一,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人類要適應自然,不可以去改變自然。

  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和7個孩子之間相親相愛,互相溫暖。巴巴爸爸對所有人和動物也都充滿了愛,他走到哪,就把溫暖和關愛帶到哪,哪就成了溫馨和睦的樂園。愛與和平,是我們人類永遠的追求。

  印象

  像個不老的“孩子”

  2011年和2012年泰勒先生兩次來到中國,他像個不老的“孩子”,穿著粉紅色寬大襯衫——“巴巴爸爸袍”。2011年,泰勒和他的兒子托馬斯泰勒來到北京,那時接力出版社剛剛正式引進“巴巴爸爸經典系列”中文簡體版一年多的時間。泰勒很喜歡中國,當時已經80多歲的他還在學習中文,每每遇到一個中國讀者就試著用還不熟練的中文跟人家打招呼問好。

  泰勒先生在2011年接受過北京晨報記者的採訪,他的創作觀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他的“小團體”創作,帶著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獨特人情味,他更多把巴巴爸爸視為家人生活與情感的延伸,而不是單純的品牌與生意。至於什麼才能成就經典作品,泰勒是這樣回答的,那是“人的熱忱”。

  理念

  保持“小作坊”式情感

  採訪中,泰勒幾次談到對現在人面對卡通形象時的量産、工業化、商業拓展等的不同意見。比如他和他的兒子都談到,不會因為商業去衍生巴巴爸爸的形象,一些新的形象出來,為了造一些玩具好賣。而他們要保持巴巴爸爸的靈魂,和他們的“核心家庭”。

  泰勒説道:“我們至今還是一個小團體,很用心地在製作,對整個片子的熟悉度和感情都很親切。現在很多動畫都變成工業化了,100多個人甚至是幾百個人做出來的。巴巴爸爸受歡迎,還是歸功於我夫人安娜特的個性,是她的人品、善良的性格在打動人心,這種附著著個人性格和人與人交流溫度的東西,是工業化很難達到的一點。大的製作工廠,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創意,又有一個人負責專門寫語言。比如有一個人創意説需要畫動物,那些藝術家就會畫一些動物。畫那些動物的時候,他們不會讓動物們笑起來,因為不知道應該不應該笑,他們只是接到一個命令。”

  玩泥巴産生的靈感

  巴巴爸爸的創作,實際上也是泰勒一家人生活的某種反映,一種具有遊戲性和人情味的反映。當談起創作背後的故事時,泰勒説道,對於“巴巴變”的靈感,也許就來源於和孩子們的遊戲中。“以前我也看到過一些人為了吸引小孩子,會學鴨子叫,也用手勢做一些變形,實際上這也是人的一些變形。我們還經常跟孩子一起玩泥巴,陪孩子開心。巴巴爸爸只變形,但是它體積不變,就好像玩泥巴一樣。我和安娜特用那些泥巴做了很多的形象,可能無意間變形的想法就是從玩泥巴出來的。如果你有孩子的話,很自然的你捏一個東西,孩子也可以繼續捏,就可以跟孩子交流。對孩子來説,這是非常好的方法,能跟大人一起做活動。”泰勒的兒子托馬斯也曾回憶道,在動畫片播出前,他的爸爸媽媽兩人自己用泥巴做“小型電影”,是自己做著玩的,他還無意間在地下室發現了那種很老的泥巴做的電影。

  晨報記者 劉婷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