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中國民間的“歷史教科書”:評書將迎第二春?

時間:2015-03-03 08:19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今日淩晨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因心臟衰竭去世,令評書迷無限唏噓

  今日淩晨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因心臟衰竭去世,令評書迷無限唏噓

  今日淩晨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6歲。他與劉蘭芳、單田芳、田連元被大家合稱"四大評書表演藝術家"。在上世紀80年代,袁闊成是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字,有"當世柳敬亭"之稱。

  先生的離去,讓無數袁式評書迷唏噓不已,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往評書的懷念與思考,自古以來評書就是民眾了解野史村言的重要媒介,帝王將相的興亡成敗、英雄壯士的快意恩仇…它不是歷史,卻讓許多冰冷的歷史人物以有血有肉的形式走進了百姓的生活。新媒體時代,評書要如何擺脫老齡化、臉譜化?這項古老的藝術能否搭上新技術的快車,迎來第二春?

  袁式《三國演義》史上評價最高:知識性強、形式美

  今日淩晨3點30分,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先生去世,令無數袁式評書迷唏噓不已,袁闊成是北京人,1929年出生於天津。伯父袁傑亭、袁傑英和父親袁傑武號稱“袁氏三傑”,以擅説《五女七貞》而著名。袁闊成自幼隨父習藝,14歲登臺,長期在唐山、天津、哈爾濱、營口、北京等地獻藝,18歲即以短打書《十二金錢鏢》《施公案》享名。然而他對中國評書真正的貢獻還在於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帶頭説新書。

  提起袁闊成,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經典評書《三國演義》,1981年,袁闊成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之邀,錄製365講的《三國演義》,1985年播出後受到好評。袁氏電臺版《三國演義》,成為評書史上評價最高的三國題材評書。

  袁版《三國演義》有兩個重要特點。正是由於這兩個特點,才使該書成為現代評書史上藝術水準最高的評書。第一個特點就是他的知識性,《三國演義》這部書歷來重視評講,袁《三國》也不例外。在這一版三國裏面,除了幾句話的短評以外,還有很多很好的長評。比如在説到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袁闊成用了整整一回書的篇幅來評價諸葛亮的一生。他的文史功力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了充分的顯現,每當故事中出現一個典故,袁闊成總要把他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甚至《三國演義》原書中根本沒有提到的內容,也被袁闊成有根有據的擴展一番。

  這套評書最重要的成就是其第二個特點,那就是他的形式美。應該説,注重形式美是袁派評書最顯著的特點,在早年的時候,其評書就被認為具有飄俏脆帥的特點。袁氏評書字正腔圓,嗓音中正平和,善於運用氣息,評書語言抑揚頓挫,富於韻律感,這些特點經過不斷的發展,在《三國演義》評書中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評書發展史:周莊王是祖師爺?明末柳敬亭創始

  以説書者的説法:評書起源於東周時期,周莊王是評書的祖師爺,但這只是一個傳説。

  唐代出現了一種曲藝藝術和評書的表演方式相似,這種曲藝形式稱為:“説話”。到宋代中興時期。最初是説評佛教典集。“説話”發展到俗説後表演方式與“評書”是非常類似的。

  事實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最初都是説話的話本。《三國演義》話本為《全相平話三國志》;《水滸傳》則為《醉翁談錄》。晚唐詩人李商隱有《驕兒》一詩寫到:“或謔張飛胡,或笑鄧吃。”説明當時喜歡説話這門曲藝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説書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為了搏君一笑,最喜歡講述古代故事,百説不厭 。

  評書真正的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説唱藝術的一部分,稱為“弦子書”,他的老師莫後光提到説話理論是:“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繹之欲其安,進而止之欲其留,整而歸之欲其潔。非天下之精者,其孰與于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説三分”著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説三分”即講三國故事。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説唱為“評説”,於是評書的藝術形式便固定下來。

  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據記載:當時“撂地”説書人説《三國》,便萬人空巷,把街道圍得滿滿的。[來源請求]另外,評書與相聲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片子活”技巧幾乎相同。有些相聲的“段子”也來源於評書章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評書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廣播和收音機的普及,給評書極大的生存空間。評書藝人又創作了許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槍聲》,文革結束,評書藝人又創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説幾段外國書,比如《珍珠港》(書名《太平洋大海戰》),評書《白眉大俠》,特別受書迷歡迎。

  現在,幾乎每個廣播電臺都有評書專欄,部分電臺更有專門的評書或故事頻率。評書仍很受聽眾的歡迎,但主要聽眾是老年人或計程車司機,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其中原因除了評書本身的喜聞樂見,還由於廣播的局限。儘管如此,很多青年演員在為評書努力,有的在書館傳承古老的説書藝術,有的大量的創作新作品,錄製音頻、視頻;雖然評書的正式從業者不多,但是業餘愛好者不少;還有很多相聲演員也在其他時間裏説評書。評書這一古老藝術,其實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從未走遠。

  口頭藝術:評書不是歷史,認真你就輸了

  著名出版人、作家“老六”張立憲今天發文回憶了評書如何陪伴了自己的少年時代。最迷評書的時候,研究岳雲的錘到底有多重?整套《岳飛傳》中名字最長的兵器是什麼?…… 他説,那年頭,戲匣子是中國老百姓唯一的娛樂工具,除了聽評書,我們還能幹什麼?記憶中,劉蘭芳是第一個在電臺連播傳統評書的(好像是安徽人民廣播電臺),那也是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午放學後用比羅納爾多還快的速度跑回家,聽完一個臺再轉到另一個臺,端著飯碗,直把脖子聽歪。如果放學較晚,就不用著急瘋跑,因為家家傳出的,都是劉蘭芳的聲音,慢慢走過,一句都不帶落的。她的評書,可是滋養了整整一個國家的人。劉蘭芳當年火到什麼地步?她到天津演出,人群把周圍的民居壓塌好幾間。鞍山市公安局把她評為社會治安模範,因為播她評書的時候交通事故和犯罪率都很低,獎品是一個暖水瓶。

  這樣溫暖的記憶或許存在於很多人心中。中國普通民眾是靠評書這類藝術形式,去了解歷史,了解忠肝義膽,帝王將相。

  流傳下來的傳統評書,都具有漢族口頭文學的特徵。它匯集了人民群眾的智慧,既是歷代評書藝人的心血結晶,也是群眾性的藝術創作成果。它通過“冊子”(一部書的詳細提綱,也稱“梁子”)和口傳心授方法流傳下來。不同流派、不同演員對一部書的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等,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尤其在“評議”方面,因人而異,具有很大的可變性。評書藝人既是演員又是作者,他們的表演過程,往往就是精心構思和不斷創作的過程。這正是口頭文學的特點。其實評書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似歷史”和“平行宇宙”,劉備不是劉備,孫權不是孫權,但公眾記住的,往往是評書裏的歷史。 所以有網友笑言:“評書不是歷史,認真你就輸了”。

  新媒體時代的創新:技術推動第二春

  傳播是評書藝術的重要運動方式和存在方式。在媒介化社會中,評書藝術的傳承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車載系統興起,隨著移動端的發展,“隨時、隨地想聽就聽”也讓評書迎來了新的契機。

  評書創作和評書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斷創新發展。

  比如近年來特別火的評書説案類節目,就是借鑒了評書的特點,成為評書藝術的一種延伸和發展。這類節目或是完全採納了説書藝術的形式,如田連元、連麗如的表演;或是揉入説書藝術的元素,在表現形式上很好地融入了評書的語言藝術、表達手法,充分體現著富有濃郁特色的中國文化韻味-如果拋開電視畫面不論,單單考慮這類節目的敘述方式,它們基本上或者完全就是一套生動的評書,所不同的是,這類節目所評述的內容不是傳統的俠義故事、神仙傳説,而是活生生、血淋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案件事實,這類節目所要表達的也遠非是傳統評書所宣傳的樸素的善惡觀,而是現代社會的法治理念和價值觀。

  傳統的評書藝術中的“評”只是借助評書表演者的語言表達,輔之身體語言,如:手勢、身體姿態等,達到“評”的目的,這樣的表現形式較枯燥單調,並且缺乏表現力。而評書説案節目正是發展了評書的這一特點,仍然將“評”作為評書説案的精髓,但是弱化了評書表演者身體語言的表達,代之以電視畫面來表達+評,的內容-這樣一來,動態電視畫面引入評書藝術,交代背景的時候可以造成懸念,並把觀眾引入到故事當中去;刻畫人物的時候,不僅為後面的故事做鋪墊,更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選取不同的動態電視畫面,輔之有感而發的評人、評事、評情、評理。

  現代的評書説案類節目在繼承傳統評書藝術表現形式(語言風格的基礎上,以百姓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為素材,發展了評書的表現內容-這些真實案例由於接近百姓生活(反映民眾難題(突出百姓生活氣息,因而被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又因為現實社會生活複雜多變,現實的真實案例必然層出不窮,因此評書説案類節目的素材必然源源不斷,不同於傳統評書藝術的素材源於老藝人對年輕一代的耳提面命,易於流失。這就充分體現了評書藝術在現代傳媒背景下的表現內容的新發展。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