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戰神粟裕:毛澤東豎大拇指林彪服氣

時間:2015-02-05 08:25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1984年2月5日,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逝世。粟裕南征北戰,功勞赫赫,人稱“常勝將軍”、“我軍最優秀的將領”、“盡打神仙仗”。共和國授勳,粟裕位列十位大將之首,被稱作無冕元帥。

  本策劃摘自張雄文《名將粟裕珍聞錄》,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

  01 毛澤東:“我的戰友中,數粟裕最會打仗。”

  粟裕不是元帥,卻是毛澤東極為倚重的方面軍統帥,屢屢被委以征戰重任,堪稱他與蔣介石爭天下的殺手锏。

  這兩個湖南老鄉,戰爭年代裏,是“君臣相得”的典範。

  與陳賡等幾位老鄉大將不同,他們(黃克誠除外)很早就和毛澤東有著不小的淵源,可謂知根知底,而粟裕雖然也是見面“淚汪汪”的老鄉,與毛澤東的交情卻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如果説人才有兩種,一種是少年得志,風光無限;一種是大器晚成,後來居上,那麼粟裕顯然是後者。

  他雖然趕上了男兒嚮往的鐵血時代,隨朱德上了井岡山“落草”,見到了聞名遐邇的“山大王”毛澤東,但一來是兵頭將尾的小小連黨代表,二來沒有當時最吃香的過硬文憑(黃埔軍校畢業),毛澤東也到底不是神,還沒能一眼看出他的能耐。

  1929年6月,毛澤東在紅四軍七大上落選,黯然離開了前委書記的崗位,到福建永定的天子洞養病。這時候,粟裕還是紅四軍的基層幹部:三連連長,奉命帶所部保衛毛澤東。這是他與毛澤東的第一次長時間的“親密接觸”,十分盡職盡責,不敢有絲毫疏忽懈怠。

  毛澤東儘管心情不大好,但對粟裕這位“衛士長”開始有所了解,也很欣賞他的細心週到,覺得安全有了保障後(蔣介石的陳維遠部就在附近),便放心地埋頭寫自己的東西。

  識人之道的最高境界是識人于落難之時。毛澤東是一個很講感情的人,對患難時支援自己的人,是十分感念的。這種“一同下過鄉”的經歷,情義上雖然與他跟鄧小平、羅榮桓“一同下過崗”有不小的差異,但也非一般人能有的緣分。這也是後來毛澤東信任粟裕,將華東野戰軍的戰役指揮交給他負責,並屢屢交代“不必請示”,不斷委以重任的基礎。

  1930年底,粟裕走上了高級指揮員行列,出任紅六十四師師長。粟裕與毛澤東的接觸因此多了起來,開始正兒八經學打仗。在第一次反“圍剿”中,還給毛澤東獻了一條錦囊妙計,因此大獲全勝,活捉了張輝瓚。

  如果粟裕的軍事才幹被毛澤東多注意幾回,他再上升一個臺階,成為軍級或軍團級主官,徹底擺脫後來資歷束縛的陰影,應當是極有可能的。然而,上帝大概安排他大器晚成,偏偏不給他這個機會。1932年寧都會議後,毛澤東“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再度“下崗”,三年後的長征路上才重登“九五”,粟裕也就在師級崗位上徘徊了近八年,成為真正的“老”師長。

  毛澤東到了延安,站穩了腳跟後,開始想起留在南方叢林裏的老部下們。

  粟裕這個當年的警衛連長,就是腦海裏揮之不去的一個。毛澤東一直在關注著粟裕,也不斷從粟裕那裏獲悉諸如韋崗處女戰、黃橋戰役、車橋戰役等意外的捷報。他當然也不吝嗇嘉獎令,不時通過新四軍軍部給粟裕打氣。

  全面內戰爆發後,粟裕七戰七捷,首創打敗蔣介石美械裝備的“盈利”模式,使心裏畢竟有些七上八下的毛澤東,吃了一顆搞定蔣介石的定心丸。粟裕也從警衛他一個人的小連長,成了南天一柱的“護國大將軍”。毛澤東開始了對他前所未有的信任與倚重。粟裕這匹埋沒了多年的千里馬,沒有讓伯樂失望。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戰役,一個比一個胃口大,也一個比一個驚世駭俗,第一年就打出了全軍各戰區第一的戰績。

  毛澤東有個“霸氣”的規矩:黨內同志到府,不論地位高低,資歷大小,從不出門迎“客”。但有兩個人讓他破了例:一個是林彪,1942年傷癒後從蘇聯回到延安,毛澤東十分興奮,親自前往迎接;還有一個就是粟裕。

  1948年5月,粟裕奉命前來商量華野戰略行動。毛澤東又激動異常,大步迎出門外,拉住他的手,動情地説:“我們的英雄回來了!歡迎你,粟裕同志!” 毛澤東還清楚地記得,這是自己與粟裕1931年後的首次見面:“十七年了啊,有十七年沒見面了吧?” 粟裕自然也激動得一塌糊塗,連連問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後,毛澤東每臨大戰,屢屢電示粟裕:“獨立處置,不要請示”、“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粟裕在這種超乎尋常的信賴之下,豫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橫掃千軍,連戰皆捷,與其他野戰軍的戰果湊在一起,一個新的共和國雛形也就呼之欲出了。

  1949年到後來,粟裕受到的倚重有增無減。進入1950年,毛澤東對粟裕的倚重,甚至還超過了他的第一愛將林彪。

  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隨著戰爭硝煙的沉寂,和平鐘聲的敲響,粟裕這個為戰爭而生的人,也就似乎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的這種“榮光”因“得罪了兩個半元帥”而戛然而止。彭德懷主持千人大會,給了他一頂“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的帽子,殘酷鬥爭了五十余天,即便不得不低頭,誠惶誠恐八次違心作檢討,也還是過不了關。好在毛澤東沒有完全忘記粟裕,或許僅僅是假借他人之手,稍稍“懲戒”一下這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完人”。隨後,他意味深長地傳話給批判大會的組織者們,説:“粟裕同志戰爭年代打仗打得好,是為公的。到北京以後是為公還是為私?不能説都是為私吧!” 最高統帥話裏有話,別人下手就不能不有所顧忌了。粟裕才終於得以過關,未曾走進敵我矛盾的行列。

  2006年7月,原華東野戰軍作戰參謀秦叔瑾老人,在軍事科學院等單位出席的《粟裕年譜》出版座談會上,以書面語言鄭重地説:“毛澤東在上世紀60年代對來訪的英國蒙哥馬利元帥説過,他的戰友中,數粟裕最會打仗。” 他認為,毛主席的話,是對粟裕同志戎馬一生的高度褒獎。

  有最高統帥的這一嘉獎,粟裕這位井岡山的老人,雖然沒有軍人的最高軍銜——元帥,後半生又“門前冷落鞍馬稀”,過得十分沉悶,但也足以“笑傲江湖”,快慰平生了。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