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網路文學改編熱難掩劇本荒 軟肋是藝術水準不達標

時間:2015-02-04 08:35   來源:文匯報

  近日,由鐘漢良、唐嫣主演熱播劇《何以笙簫默》在江蘇、東方、安徽三大衛視上映,電視劇大熱背後,有明星偶像效應,也離不開十年前同名網路言情小説積累下龐大粉絲團的貢獻。某門戶網站閱讀平臺重新上線該小説後,當日訂閱量即破萬,單日閱讀人數近30萬,搜索量和銷售量直衝至總站第一。

  孫儷領銜、未播先熱的《羋月傳》也改編自網路小説,講述秦始皇高祖母——秦宣太后一生。此外,《花千骨》《瑯琊榜》《盜墓筆記》等數部風靡一時的網路小説也將在今年相繼被拍成電視劇……在一份網路熱傳的“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電視劇”榜單上,近九成作品劇本來自網路小説。“網路小説改編熱”,正以前所未有的洶湧之勢席捲熒屏。

  網路小説成為天量級“劇本庫”

  與前幾年的劇本荒相比,網路小説這座容量巨大的現成“劇本庫”,的確給中國影視製作增加了不少的“底氣”。在“榕樹下”主編陳強看來,網路小説具有題材多樣、風格豐富、娛樂性強、可操作性強,以及貼近讀者群等優點。

  網路小説因其本身已經擁有一定的受眾群,在渠道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讓影視製作的商業收益具備了相當程度的保障。在題材選擇上,也超越了傳統國産電視劇“手撕鬼子”、“家長裏短”的兩大“寶”,衍生出宮鬥、穿越、耽美、言情、玄幻、武俠、官場等類型,“總有一款適合你”。

  另外,網路小説有著傳統劇本不可比擬的數據優勢。陳強告訴記者:“在百度搜索榜上,排名最高的搜索項是一部盛大文學的網路小説”,換句話説,付費閱讀的數據都會被一一記錄下來,甚至可以通過數據迅速定位受眾。拿《何以笙簫默》來説,作者顧漫2003年9月始在晉江原創網連載的這本小説,當時就積累了大批粉絲,經過十餘年網路發酵,當年那些讀小説的粉絲都褪去青澀,曾經滄海難為水,再回頭看這部劇也有了“向青春致敬”的意味。

  “十萬編劇對抗幾百萬網路寫手,就是業內現狀”,陳強説,網路提供了一個相對沒有束縛的開放平臺,讀者可以與作者互動,有時甚至可以改變故事的走向,“在網路上,創作不是件‘唯我獨尊’的事情,讀者的觀感變得尤為重要”。

  這樣一種相比傳統出版物更迅速被接受,改編環節更為便利的藝術形式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影視發展方向。在最新發佈的中國作家富豪榜上版稅破千萬元的作家中,網路小説寫手已佔據半壁江山。

  軟肋是藝術水準不達標

  儘管網路小説有著獨特優勢,但缺點也暴露無遺:內容蒼白化、語言同質化、故事模式化、主題單一化……缺乏生活實感和藝術含量讓網路小説在主導影視劇本發展之路上顯得“底氣不足”。

  在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主任陸軍眼中,改編劇本最大的軟肋是無法表現出電視劇的特色,“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好的小説,換一種藝術樣式呈現卻失敗了”。網路小説也是如此,且不説原作藝術品質高低與否,改編成電視劇的過程中應當是做“加法”——用原有的內容儲備加上電視劇的表達方式,但現實中往往做的是“減法”——那些鏡頭無法表現出來的章節就被捨棄了。這也是很多人看完電視劇後發現“還是原作比較好”的一大原因。

  而在藝術價值上,網路小説似乎也“不達標”。近兩年,無論是“説到青春就殘酷”的校園愛情;一張嘴就矯情的“宮鬥戲”,還是“用名牌堆砌出來”的都市劇……似乎從最初的抓眼球走向原創力疲軟。大部分作品面目相似,千篇一律的人物説著大同小異的話,雷同的故事鋪排不斷重復出現,這種一味迎合市場需求的做法,會“餵養”出一批又一批藝術欣賞水準較低的觀眾,單純為流量或收視率所驅動更無益於藝術水準的提高。

  警惕對創作生態的破壞

  比起給觀眾“洗腦”,網路文學大規模進軍影視背後,潛在的危機是創作生態的破壞。

  電視劇誕生之初,因為素材短缺,改編是當時的無奈之舉,但是電視劇發展到今天,亟需一些具有人文氣質、人文關懷的作品,如果依然仰仗其他文學樣式的改編,那就是一種不作為。“當下,原創力是最重要的。”在陸軍看來,改編網路電視劇僅僅是題材的一種,如果長期把主要的精力、財力投入在改編上,從長遠角度看會産生惰性,破壞原創力。“改編是一種方式,但是當這種改編成為‘熱’,就需要警惕。”陸軍説,當下的電視劇生態還不健全,如果習慣了“拿來主義”,就會對其構成傷害。

  電視劇生態的健康發展,前提要有會説故事的人,然後通過專業手法敘述這個故事,必須區別於其他的藝術樣式,要張揚屬於電視劇獨有的規律性的東西。近年來,政府基金、多元投入等都在逐漸改善著我國的電視劇生態。而從業人員的素養、文學能力、道德準備不足的問題也逐漸浮現。以相近的電影生態為例,按照美國好萊塢的標準,每年從2萬部劇本裏面挑400部出來拍成電影,而在國內專業編劇拿出來的劇本總量則不足2000部。相比之下,百萬級的網路寫手如果不顧門檻,蜂擁而至,對電視劇內容生産力就不是補給而是衝擊。

  提高電視劇創作水準和品質,要接地氣、貼近生活,還有一條金線——故事或人物塑造中能否提供有品質的思考,而這思考要能照亮人們日常生活,提供滋養心靈的力量,這樣的作品才有價值。記者 周敏嫻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