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夜茴
由張一白執導的青春賀歲片 《匆匆那年》上映後,票房一路走高,14天破5億。有觀眾説:《匆匆那年》引發了對青春的集體共鳴;也有網友稱:電影對不起原著。
原著作者、電影編劇九夜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影的時長只有網劇的兩集半,這樣比是不公平的。
談筆名:“九夜茴”是一朵魔花
從《花開半夏》一舉成名,到《初戀愛》、《匆匆那年》暢銷,九夜茴的每一部小説都深受年輕人喜愛,她的真名王曉迪卻不為人知。記者在採訪之前了解到,“九夜茴”原本是一種花,它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只是一個傳説。
九夜茴説,她小時候便對“9”這個數字有莫名的好感,後來看到花兒的傳説——每九夜綻放一次,如果背叛過別人,見到它就會受到懲戒;如果被別人背叛過,見到它就會得到撫慰。但大多數人都曾經背叛過別人,也被別人背叛過,所以這朵花兒雖然有著無限的魔力,但又特別無奈。
當時只有十七八歲的王曉迪被這個傳説吸引了,開始用“九夜茴”做網名,後來創作的時候,便將它用於筆名。
談小説:做故事背後的人,讓作品在作者之前
《匆匆那年》的熱映將九夜茴從幕後拉到了臺前,身為原著作者兼電影編劇,無論是電影的首映禮,抑或是城市路演,都可以看到她匆匆的身影,不只是行銷宣傳,甚至從最初的策劃,到角色的選擇、造型的設計等,她全程都參與。九夜茴卻表示:“我很想做一個單純寫故事的人,我想隱藏自己,但發現其實挺難的。我一直覺得作品要在作者之前。”
《匆匆那年》、《初戀愛》、《花開半夏》是九夜茴的“青春三部曲”,記者了解到,三部曲即將集結出版上市。九夜茴也證實這三部作品都與影視掛鉤了,最先上市的可能是《初戀愛》。《初戀愛》被認為是九夜茴最溫暖的一部作品,講述了一個溫暖而又傷感的戀愛往事:女主人公溫靜在高中同學聚會上,得知前男友的初戀不是自己,更聽到了一直暗戀閨蜜蘇蘇的孟帆因車禍去世。溫靜幫助蘇蘇收集孟帆曾發表過文章的雜誌,在這個過程中,溫靜拾回了自己丟失的時光。
離別、錯過似乎是九夜茴每部作品的主旋律,而她自己卻是一個始終相信愛情的人,她認為其他所有的情感爆發出的力量都不如愛情的力量強大。愛情是上帝給人們的一個特別美好的禮物。她直言不諱地對記者説:“我是一個每次戀愛都像在初戀的人。”
談時代:80後是孤獨的一代
九夜茴是在北京衚同里長大的,九夜茴的父親是知青,她從小隨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原先在北京念中學,後來投筆從戎,考上了黃埔軍校,又念了陸軍大學,後來做了國民黨少將。爺爺有很多朋友,每週都會聚在一起談天説地、下棋畫畫,九夜茴便是跟著這群有文化的老頭漸漸長大,她之所以很喜歡中國古代文化,便是受爺爺輩的影響,會聽到很多古代人物傳奇,會有人給她講《太平廣記》之類的作品。
九夜茴透露,未來她會創作一部家族史,而對待這部作品會比以往的作品都謹慎、慎重,“因為這個故事一直在我心裏,我不停地準備著。”
九夜茴被烙上了“80後”的印記,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作品圍繞80後展開,對於這個年代,她有話要説:“我們80後是孤獨的一代,是很奇特的一代,生活小康,感情狼狽。我們的情感無處釋放,唯一的缺口是同學或是同伴。”這個時代,在十年十年地往前過,速度很快,我們的經歷被洗刷被淘汰,很容易産生懷舊的情緒,所以很多人通過《匆匆那年》來緬懷青春。
根據數據分析,走進影院觀看《匆匆那年》的觀眾、購買《匆匆那年》的讀者均以90後居多,但小説是以80後為背景的,對於“80後故事,90後買單”這個現象,九夜茴解釋道:“現在市場的消費群就是90後,我願意寫故事給他們看,就如當年,我們80後看70後的故事一樣。”
談未來:青春小説封筆之作《曾少年》將完稿
“青春是美好的,是上帝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不管美醜,貧窮富有,青春都會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但青春殘酷的是,它終究會失去,即使那麼美好。九夜茴數次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她是一個對青春有執念的人,這樣一位迷戀青春,擅長寫青春題材的作家卻説:“我也在慢慢變老,慢慢走過了青春時代,我考慮的事情,觀察的角度,自己的認知,都在不停改變,也不會再有那麼細膩的文字了。我要用新作品《曾少年》跟青春説再見了。”
對於新作品《曾少年》,九夜茴説:“《曾少年》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字面上的,另一個是説我們都是曾少年,還不能完全和過去説再見,卻也不能成熟勇敢地面對未來。這部作品包含了我身邊所有人物的故事,人物很多,跨度很大。”《曾少年》將於明年1月上市。 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