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帝國的回憶:《泰晤士報》晚清改革觀察記

時間:2014-04-11 12:48   來源:搜狐讀書頻道

  書 名:《帝國的回憶:<泰晤士報>晚清改革觀察記》

  作 者:《泰晤士報》 著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選譯《泰晤士報》1901-1911年發表的關於清末改革的一系列報道,以《泰晤士報》的視角,再現了清王朝最後十餘年的內政與外交。內容涵蓋了這一時期晚清的重大事件,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出逃、《辛醜條約》的簽訂、李鴻章之死、禁煙運動、新政、新式學校的建立和發展、廢除科舉制度的改革、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之死和他們死後的政治安排、宣統皇帝即位、醇親王載灃攝政、袁世凱被趕出朝廷、張之洞之死、清末立憲思潮、各省諮議局的設立、武昌起義爆發和擴展、袁世凱出山鎮壓武昌起義等事件。作品視角獨特,論述詳細深刻,既是一份珍貴的史料,又構成了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晚清史。

  作者簡介

  《泰晤士報》

  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世界上第一張以“Times”命名的報紙,誕生於1785年,創始人為約翰沃爾特。

  作為綜合性日報,《泰晤士報》關注的領域包括政治、科學、文學、藝術,等等。由於長期秉持“獨立地、客觀地報道事實”、“報道發展中的歷史”的宗旨,《泰晤士報》在很多領域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書摘正文

  1901年

  李鴻章

  過去幾年中在國際間發生的大事,似乎在突然之間,加深了公眾對於了解清國事務的興趣。在此之前,大英帝國的多數國民,除非是和遠東地區有著什麼特殊的關聯,否則,對於這個古老國度裏除了李鴻章以外的傑出人物,都會覺得如墜雲裏霧中,根本無從直接指名道姓。

  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在外部世界真正開始關心起清國的時候,李鴻章幾乎就代表了實質上的清國政府。從他于1870年調任直隸總督開始,直到中日交惡,李鴻章一直壟斷著清國的對外關係。每當清國出現國際性難題,幾乎都要委派他擔任全權代表,出面和麻煩的“野蠻人”們週旋,以求覓得妥協求生之道。如果清國表現出任何從睡夢中驚醒的跡象,總有人會告訴我們,是李鴻章最終以某項創新之舉,打開了進步與革新的新局面;而每當它一再故態複萌陷入昏睡狀態,我們也都會肯定,在這昏睡的外表之下,依舊能感覺到李鴻章生機勃勃的影響力。

  如果他沒有遵循歐洲模式來操練陸軍,沒有以新式的鐵甲艦來裝備海防,沒有催生電報系統,沒有造出一條從大沽到天津長達三十多英里的鐵路線,沒有開創出國家貿易與船運公司,沒有興建兵工廠,沒有開設學校,沒有創立醫院,甚至,如果他沒有給《泰晤士報》寫過一封譴責鴉片交易中存在著不公正的信,那麼,清國現在會處於怎樣的狀態中呢?他在國外的公眾輿論中建立了威信,即使清日之戰刺穿了清國“潛力”的泡沫,也不足以刺穿身為清國改革偉人的李鴻章那同樣空洞的聲望。他在1896年的歐洲之旅,表現得更像是一位強有力的當權者出行,似乎那是一趟為了國民的利益,為了使祖國重獲新生而苦心經營的凱旋之旅,而並非一個不足取信的官員在跑一趟贖罪懺悔的苦差。但是,在清國人的頭腦中,那最多不過是一樁教人蒙羞的差事罷了。

  等到集卑劣與爾虞我詐之道于一身的李鴻章返回京城時,他終於要承擔起眾人皆知的可恥角色。這個事實,打碎了人們長時間的錯覺,也展現出一個他的真實形象。身為“走一步看一步”政策的化身,正是李鴻章自己把大清帝國拖到了毀滅和瓦解的邊緣。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